全心思齐网

中国古代里,男子多少岁可以结婚?

从古代墓志等资料总结,古代女子在15-19岁结婚为多。古代平均寿命短,夭折率高(需要生育六七个孩子才能防止人口减少),要珍惜生育时间,所以提倡早婚。另外,中国历代的法定婚龄的统计是这样的:

战国齐桓公令:男三十,女十五。

战国越王勾践令:男二十,女十七。

汉惠帝令:女十五。

晋武帝令:女十七。

北周武帝令:男十五,女十三。

唐太宗贞观令:男二十,女十五。

唐玄宗开元令:男十五,女十三。

宋仁宗天圣令:男十五,女十三。

宋宁宗嘉定令:男十六,女十四。

宋司马光《书仪》:男十六,女十四。

宋朱熹《家礼》:男十六,女十四。

明太祖洪武令:男十六,女十四。

清《大清通礼》:男十六,女十四。

匿名回答于2019-07-22 23:57:51


我国古代社会历代法典虽然也没有“法定婚姻年龄”一词,但却有法定婚姻年龄之意。我国古代有关法定婚姻年龄的立法源远流长,自夏朝起便有记载,但由于年代久远,先秦以前的文献资料相对缺乏,本文对的婚姻年龄的相关讨论从秦汉开始,到中国清朝为止。

自秦汉到唐朝,统治者先后采取了“法家”“儒家、道家”的学说治理国家,社会总体发展较快。同时统治者也认识到婚姻年龄事关百姓身体健康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因此这一时期有关婚姻年龄的立法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获得很大发展。自宋朝至清朝结束,这一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集大成时期,有关男女婚姻年龄的立法也趋于完善,基本形成了男16岁,女14岁的婚姻年龄模式。

匿名回答于2021-11-05 03:28:54


从各个朝代的规定总体上看,古代男子一般是在15岁到20岁之间结婚。过去非常讲究多子多福,认为生子越多就越好。所以女性的结婚年龄,普遍比男性早,一般在13岁到17岁之间。这就是为了抓住女性的生育年龄,间接性导致了过去女性的平均寿命普遍偏低。


而男性,20岁才是弱冠之年,算是真正的成年了。在这个时间段结婚,整体上看还是比较合理的。不过,这类结婚年龄规定,一般对皇室没有限制作用。在古代也有8岁的皇帝,6岁的皇后,都是顺应封建社会礼仪设置的头衔,不能概括在真正的结婚年龄统计里。

匿名回答于2021-11-05 03:37:13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