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不算崇祯皇帝平的反。
说起张居正,后世更多的的赞颂,说他是一个锐意进取的改革家,没有他明朝早亡了之类的,可能有点夸张,但他做的改革措施在明晚期确实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
他任内阁首辅十年,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 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他死后不久就被言官弹劾,虽然这件事有一定的可能性是万历皇帝授意言官做的。
之后被抄家,甚至差一点就要揭棺鞭尸,虽然张居正是这样的结局,很多年以后他的曾孙张同敞也在为大明朝的败亡中抗清而死。
天启二年(1622年),天启皇帝为张居正复官复荫。
其实这件事毫无疑问万历之后的皇帝会做,本来可以是天启皇帝的爸爸泰昌皇帝的,但他在位的那一个月里,大部分时间在床上,所以没有机会。
所以平方的是崇祯皇帝的哥哥天启皇帝朱由校。
喜欢点个关注吧,谢谢。
匿名回答于2019-03-19 19:30:45
万历十年(1582年)6月20日,张居正病逝,神宗为之辍朝,赠上柱国,谥“文忠”。张居正逝世后的第四天,御史雷士帧等七名言官弹劾潘晟,神宗命潘致仕。
潘晟乃张居正生前所荐,他的下台,标明了张居正的失宠。言官也把矛头指向张居正。神宗于是下令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
而且张居正也险遭开棺鞭尸。家属或饿死或流放,后万历在舆论的压力下中止进一步的迫害。张居正在世时所用一批官员有的削职,有的弃市。天启二年(1622年),天启皇帝为张居正复官复荫。
匿名回答于2019-03-19 19: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