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2-10-04 22:36:28
匿名回答于2022-10-04 20:49:27
语出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殷本纪》,选段原文如下:
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於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汤适长孙也,是为帝太甲。
白话文释义:商汤逝世之后,因为太子太丁未能即位而早亡,就立太丁弟外丙为帝,这就是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逝世,立外丙的弟弟中壬为帝,这就是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逝世,伊尹就拥立太丁之子太甲为帝。太甲,是成汤的嫡长孙,就是太甲帝。
匿名回答于2022-10-04 21:04:14
匿名回答于2022-10-04 22:16:34
长子嫡孙,就是长子的长子,所谓的长孙指的就是长子最大的孩子,无论长子不管多晚结婚,只要是他生的第一个儿,那就是长孙。
匿名回答于2022-10-04 22:51:19
长子是家中排行最大的儿子,排行最大的女儿则为长女。中国古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故又细分为嫡长子和庶长子。
嫡长子是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庶长子是妾生的第一个儿子。比如:刘肥是汉高祖刘邦的庶长子,而刘盈则是嫡长子。长孙在现今一般指排行最大的孙子。
匿名回答于2022-10-04 23:42:21
匿名回答于2022-10-04 23:42:26
匿名回答于2022-10-04 23:46:20
匿名回答于2022-10-05 00: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