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改动”从出发点上可以看作与原作无优劣之分、因为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就是作者观念和情感的集中展示、经历的不同、决定了作品的多样、围绕相同人物的“多样”、可以使人物性格更加饱满、更加真实、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存在。
这种存在使得这一系列作品及它们所产生的影响更加完整深入、这种存在、至少可以让同人作者们产生心灵共鸣、体验到文学、人格、道德上的快感。
同人作者在重组人物性格时、由于不用花太多心血在“创造”人物上、因此会更注重人物特性和人群共性的结合、相对统一的性格特点给了同人作者发掘内在关联的空间、所以读优秀同人文的时候、可以发现“所写即我想”。
个人内心最原始的脆弱和欲望被一语道破、刹时、更多的是认同与感动、与原作走得就更近了。
匿名回答于2020-04-16 20: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