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体和用纸不匹配:
宣纸根据吸水性能分为生宣和熟宣。生宣就是普通生产的宣纸,没经过其他加工和处理,由于原料青檀韧皮纤维细胞壁上有大量“皱纹”,可以容留一些小微粒的存在,有助于吸附墨液,因此用生宣写字会发生洇化现象,也因其特点,常用于写意画或行草书,不利于中楷尤其是小楷书的书写。在生宣纸上刷一层矾水进行处理,使其失去洇化和明显吸水性能,生宣就变为熟宣,特别适合楷书、隶书、篆书及工笔画类。
二、墨的调和不当也会影响书写流畅度
初学者一般都使用现成调好的墨汁,很少人现研墨书写、练习,因此对水与墨的调和缺乏经验。墨太稀,水过量,则书写中易洇成墨团(即便熟宣),墨太稠,拉不开,行笔易产生枯涩、破笔。建议书写时,先用一块废纸试试墨,水多加墨、墨稠兑水;随着书写经验丰富,要养成用墨和用水的习惯,即在书写的墨汁旁放置加水的笔洗或其他容器,根据需要蘸水蘸墨,随时调节浓淡,写出畅快和精彩!
三、选笔不当亦能影响书写感
总所周知,尖圆齐健为笔之四德。若选笔不当,不备四德,就难以达到书写的满意度。尖而不健,不易墨汁储存,落笔便出“旱情”;健而不尖,笔锋不聚,精美也难以呈现;不齐不圆,先天笔病,势必孱弱不堪。另外,字的大小和笔的大小也要相匹配,小笔写大字易损笔且不能使转自如,大笔写小字,则有“杀鸡用牛刀”之嫌,难精细。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毛笔的选择也尤为重要。
四、了解笔性,熟练掌握笔法是关键
一般初学者,对工具的性状了解有限,对正确的用笔自然需要简练揣摩才能得其要。因此无论写什么书体,都要在了解笔性的情况下掌握相应的笔法。如中锋行笔,笔画就圆润、浑厚、入木三分。侧锋行笔就锋芒毕露,张狂扎眼,藏锋便气质蕴含,露锋则精神外泄,会用笔则会因势利导而借力,轻松也有自然美;不会用锋便不会借力,全靠手上蛮劲且墨色单薄、油滑、浮漂,同样影响书写感及流畅度。因此,正确的笔法是书写的关键。
只要爱好者能加强学习和有效的训练,随着时间的推移,墨、纸、笔及笔法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大家说我说的对吗?有不同意见,分享在下面,我们共同交流、学习!
匿名回答于2019-06-14 11:28:20
匿名回答于2019-06-14 20:30:16
匿名回答于2019-12-13 23:29:02
匿名回答于2019-06-15 04:33:48
二,纸张不同,对笔的阻力也不一样,一般生厚涩笔更重些,可选3,4成熟的宣纸,笔感会更好些。
三,书写方式,执笔习惯,笔锋也都是影响因素,比如说,下笔重容易涩,侧锋容易涩。
四,最后就是在报纸或者是其他一些吃墨轻的纸上写字习惯了,初用宣纸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多写,多总结,一定会好起来的!
匿名回答于2019-11-11 10:40:50
1、书写的熟练程度不高,可能是初学者,看一笔,写一笔,运笔过程中再不确定,肯定不流畅。
2、墨汁过浓,如“宣和”墨,是用来调墨的,直接用过浓的墨汁,肯定写不了。
3、宣纸的选择。宣纸可分为生宣,熟宣和半生半熟宣,不同的宣纸的吸墨性不同,书写时的滞涩程度不同。写不同的字体以及不同大小的字,宜选择不同吸水性的宣纸。
4、写毛笔字不需要太流畅。过于流畅就显得轻滑和轻佻了。写书法要有太极意识,有阻涩感是好的。
匿名回答于2019-11-30 08:27:32
匿名回答于2019-06-15 08:27:24
把握行笔的速度和提按力度。
配合比较容易解决,因为初学的时候就能做到,那么以后稍加练习也是可以做到的。
这二点需要自己本身的触觉去把控,是一种简单技术,并不玄妙。
我能做的也不多,只能把原理解释清楚,至于练习还需要自己去尝试一下。
其实的问题关键就两句话,把墨调的适用于纸,把总比感觉调整的适用于纸。
剩下的就是大胆的尝试和练习了。
匿名回答于2019-06-14 23:54:03
一、宣纸上练字为什么不流畅,拉不动笔的原因
1、市面上的墨汁,一般都比较浓稠,在书写之前,一般都要蘸水。不蘸水则会将毛笔锋颖胶住,写不开、拉不动,更写不流畅。
2、宣纸,特别是生宣,表面都比普通的白纸要粗糙,这也就增加了书写的艰涩性。
3、宣纸,特别是生宣的吸水性能非常强,当我们用原浆墨汁书写的时候,宣纸很容易将墨汁中的水分吸收,所以会变得更加写不流畅。
二、改进措施
1、措施一:墨汁蘸水加以调和,在废宣纸上先试笔,待笔墨流畅了再正式书写;
2、措施二:改用熟宣或毛边纸练习,熟宣和毛边纸对于初学者更加容易掌握,写起来更加流畅;
3、注意事项:蘸水最好蘸纯净水,若是自来水,因为带有微生物和细菌,容易造成墨汁腐败发臭。
三、书法家的技巧
写毛笔字不能太艰涩,又不能太油滑,书法家的技巧,正是巧妙地利用毛笔、宣纸、墨汁、水这几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巧妙地创造出具有丰富艺术性的书法作品出来:
1、利用毛笔与宣纸的摩擦阻力,写出书法线条的质感,显示出力道;
2、利用浓墨与宣纸的关系,写出飞白等各种线条效果;
3、利用墨汁与蘸水的关系,写出浓墨、湿墨、淡墨、干墨、涨墨等丰富的墨色变化;
4、书法家善于用不同的笔墨表现不同的风格,比如用凝重、艰涩的笔墨变现金石书法的厚重,用轻快、流畅的笔墨表现行草书的欢快与性情。
学习书法,就要从这个细微之处去发现别人的技巧,自己加以利用。
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匿名回答于2019-06-21 05: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