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渔阳鼙鼓动地来指什么事件?

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这句诗指的是唐朝著名的历史事件“安史之乱”。


渔阳:郡名,辖今北京市平谷县和天津市的蓟县等地,当时属于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史安禄山的辖区。天宝十四载(755)冬,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鼙鼓:古代骑兵用的小鼓,此借指战争。


霓(ní)裳羽衣曲:舞曲名,据说为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所献,经唐玄宗润色并制作歌词,改用此名。乐曲着意表现虚无缥缈的仙境和仙女形象。

匿名回答于2021-09-24 07:41:29


渔阳鼙鼓动地来指的是安史之乱。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指的是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

《长恨歌》指的是唐代唐玄宗荒淫无道,沉迷酒色而导致发生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匿名回答于2021-09-24 06:57:00


渔阳鼙鼓动地来指的是安禄山叛唐。

安禄山见唐室政治腐败,武备废弛,便于公元755年,以讨杨国忠为名,自范阳率兵南下,很快就攻占了洛阳,自称大燕皇帝。第二年,唐军在潼关溃败,安禄山便长驱直入长安。唐玄宗匆忙南逃,走到马嵬驿(今陕西兴平),随行的将士在愤怒中杀死了杨国忠,又逼使玄宗绞杀杨贵妃,才肯继续起行,南下至四川。

匿名回答于2021-09-24 07:10:22


渔阳鼙鼓动地来指的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我国唐朝唐玄宗时期的叛乱,唐玄宗在位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唐朝进入全盛时代。

后期唐玄宗昏庸,地方节度使的权力不断扩大,不修军备,导致了以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匿名回答于2021-09-24 07:51:35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