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什么是北方民歌?

北方民歌区

北方民歌区主要处于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古族民歌为代表。蒙古族历来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民歌可分“长调”、“短调”两大类,“长调”民歌主要流行于东部牧区以及阴山以北地区,特点是字少腔长,富有装饰性,音调嘹亮悠扬,节奏自由,反映出辽阔草原的气势与牧民的宽广胸怀。

基本介绍

北方民歌区

牧歌、思乡曲、赞歌等大多属于长调。闻名的曲目有《辽阔的草原》、《牧歌》等。“短调”主要流行在西部、南部半农半牧区,其特点是结构短小,节奏规整,不少叙事歌、情歌、婚礼歌都属于“短调”。著名的短调民歌有《森吉德马》、《小黄马》等。草原文化民歌的共性是表现出草原牧民的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情感与性格。此外,在西蒙还有一种“蒙汉调”(蛮汉调),它是蒙、汉两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相互吸收,相互交流的产物。流行于河套一带的“爬山调”也是蒙、汉民族共同喜爱的歌种。

匿名回答于2021-08-14 07:22:00


是中国北方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集体口头创作出来的,歌种繁多,浩如烟海,世世代代口耳相传,家喻户晓,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

2,曲调朴素优美,结构短小严谨,风格浓厚鲜明,语言精练生动,形象准确突出。不同点:大多数南方民歌比较流畅、温柔、婉转、抒情;北方民歌比较高亢、刚健、豪爽、热烈。这与风土、人情、语言都有关系。 

例如:天边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等!

匿名回答于2021-08-14 04:25:12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