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远就是刘知远(895—948年),五代残唐时沙陀族人。其祖先本为沙陀部人,世居太原。后晋开运四年(947年),刘知远在太原称帝,改名刘暠,建立汉朝,史称后汉。之后刘知远攻占中原,赶走了契丹军。但数月之后病死,庙号高祖。
沙陀人:沙陀,又名处月,以朱邪为氏。原是西突厥十姓部落以外的一部,其祖为北匈奴,后为悦般,居乌孙故地热海附近,游牧于今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南(今巴里坤)一带,因其地有大沙丘,故而得名。唐末朱邪部首领朱邪赤心平叛有功被赐姓为李。
其人种特征为深目多须,五代时期沙陀集团中许多武将的姓氏得到佐证:康、安、曹、石、米、何、史等,都是典型的从前昭武九姓(隋唐时期形成)的粟特胡人(中亚人,主要信奉拜火教,景教和摩尼教并存)姓氏。
沙陀部族人建立了后唐(五代之一,李存勖即后唐庄宗所建)、后晋(五代之一,石敬瑭即后晋高祖所建)、后汉(五代时的后汉,高祖刘知远建立)、北汉(五代时十国之一。一称东汉,刘崇,即刘知远的弟弟所建)四个政权。
刘知远从小为人沉稳庄重,不好嬉戏。到了青少年时期,正值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割据太原,刘知远就在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即后唐明宗)部下为军卒。当时,石敬瑭为李嗣源部将,在战斗中,刘知远不顾自己的生死安危,两次救护石敬瑭脱难。石敬瑭感而爱之,以其护援有功,奏请将刘知远留在自己帐下,做了一名牙门都校,不久升任马步军都指挥使。唐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得助于刘知远等人谋划,在开封称帝,建立了大晋,是为晋高祖。
晋开运三年(946年),耶律德光率契丹军大举进兵,攻入开封,石重贵(石敬瑭养子,晋出帝)投降,晋朝灭亡。
刘知远看准时机,于后晋开运四年(947年)在太原称帝,建立了汉政权。当然,为了掩饰其政治企图,他不改国号,而是延用石敬瑭的年号,称天福十二年(947年)。接着,刘知远下诏禁止为契丹括钱帛(他对契丹的态度是强硬的,绝不像石敬瑭一样做儿皇帝);慰劳保卫地方和武装抗辽的民众;在诸道的契丹人一律处死等等。这些措施意在振奋人心,争取晋朝旧臣的投诚归附,为顺利称帝铺平道路。
契丹在中原人民抗击下退出后,在枢密使郭威等人的支持下刘知远又乘机进入开封并建都,改名字为暠(hao)改国号为大汉,改天福十三年(948年)为乾佑元年,减免赋税,大赦天下,堂而皇之做了皇帝。
刘知远在位不满一年,便于乾信元年(948年)去世了,时年54岁。其子刘承佑继位,是为汉隐帝。
公元951年,后汉枢密使郭威,先称监国,后在澶州被士兵黄袍加身称帝(赵匡胤也学习他),建国号为周,史称后周,后汉隐帝被杀,后汉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之一。
匿名回答于2020-11-30 00: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