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1-01-14 03:44:47
宋代 刘义庆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
鹦鹉自念虽乐,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兽依依不舍后数月,山中大火。
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羽,飞而洒之。
天神言:“汝虽有好意,然何足道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译文
有一只鹦鹉飞到一座山上,和山中的飞禽走兽都相处很好。鹦鹉想:这里虽然很快乐,但不是我长久居住的地方,于是就离开了,山中的飞禽走兽都(对它)很依依不舍。
后来,过了好几个月,山中燃起了大火,鹦鹉远远看见了,就飞入水中,沾湿自己的羽毛,飞到山上,洒水(灭火)。天神说:“你即使有意志,但是力量哪里足够呢?。”
鹦鹉回答说:“即使我知道不能灭火,但我曾经在此山中住过,山中的飞禽走兽对我很好,都是我的兄弟,我不忍心看它们被大火烧毁啊!。”天神赞扬它的心意,马上就替它熄灭了火。
匿名回答于2022-02-19 07: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