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保护非洲象重要性?

无论是保护大象还是其他野生生物,都缘于一个深入人心的理论: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严禁买卖象牙和杀戮大象的行为,就可有效地保护大象。世界自然基金会2018年9月发布的报告提供了事实认证:中国象牙禁贸令已产生显著成果,过去12个月内象牙制品消费行为大幅减少,民调显示90%受访的中国人支持象牙禁贸。

非政府组织环境调查署(EIA)的调查报告显示,从2009年至2014年,坦桑尼亚的大象数量减少了60%,莫桑比克减少了53%。在20世纪初,全球野生非洲象数量超过500万头,但目前只剩40万头左右。

从生物意义上来说,大象在人类疯狂的捕猎下,出于自救行为,生物遗传机制可能会使其不再长出象牙。根据美国《国家地理》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近几十年来人类的大量猎杀导致非洲大象演化发生改变:现在越来越多的非洲母象,一出生就没有象牙。坦桑尼亚的鲁阿哈国家公园中,25岁以上的母象有35%无牙;25岁以下母象也有13%无牙。

比较科学的解释是,大象长象牙是由基因决定的,象牙的显性和隐性基因会遗传给下一代。长有象牙的雄象被猎杀后,没有机会把长象牙的显性基因遗传下去。雄性和雌性大象的基因遗传两个因素结合起来,使得非洲野生大象可以通过遗传和自然选择,一代又一代地缩小象牙并且不再长象牙。

这个科学解释,还需进一步地深化并有待研究给予更为圆满的证明,但在另一层面,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表明,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通过对DNA进行修饰或对组蛋白进行修饰,如甲基化,再加上RNA干扰等多种机制,可以调控基因的表达,影响生物后代的性状和特征。这就是表观遗传。

既然如此,大象在遭到人类追杀的险恶环境下改变自己的体表特征,如不长象牙就更有可能。一是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影响DNA的遗传来改变后代的体表特征,二是由于环境的改变可以造成表观遗传,即不改变DNA也能通过对DNA的修饰或对组蛋白的修饰等多种机制来改变后代的身体性状。如此,为了逃避人类的猎杀,大象有可能渐渐地少长牙、长小牙甚至完全不长牙。

但是,大象的这种自我保护行为能逃脱它们濒危或灭绝的命运吗?遗憾的是,可能不会。因为,这种通过遗传和表观遗传改变后代体表性状的演化需要时间,常常是上百年、几百年,更长的是数千年和上万年。如果不制止人的猎杀,在所有大象来不及通过遗传变成不长牙的大象之前,所有的大象早就灭亡了。所以,保护大象和其他野生生物,人类需尽早着手,永远别等到它们不得不自己通过遗传改变样貌的那天。

匿名回答于2021-08-31 01:45:07


从无冰课依的北极熊到全球最后两头雌性白犀牛,今天,野生动物灭绝的速度远远超出想象。在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非洲大陆,动物的生存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大象,数量在急剧下降,要加大保护力度,严打象牙买卖,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保护好这一物种。

匿名回答于2021-08-31 01:45:28


地球是一个物种丰富的星球,每个物种的存在都有着独特意义,物种之间形成了紧密的生态链。一个物种的消失,会对整个生态环境和其他物种带来各种影响,诱发生态链失衡,人类也难以幸免。因此,保护非洲大象至关重要。

拒绝象牙制品和贸易,就是保护大象的开始。

匿名回答于2021-08-31 01:46:45


1.

世界上,最需要象牙的是大象。


2.

我们和所有生物共同作为这个世界的所有者,环境需要我们共同保护,生态需要我们一起维护平衡,世界大象日,用我们的方式表达对大象的爱。


3.

世界大象日,让我们一起为生命呐喊,“象”幸福,“象”自由,“象”未来,关爱自然环境,关爱野生动物,为地球妈妈献出绵薄之力...

匿名回答于2021-08-31 01:52:06


保护非洲象的重要性如下。非洲象是生活在非洲热带草原地区的重要野生动物。非洲象对于维护非洲热带草原地区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决定性意义。由于象牙贸易的兴盛,野生的非洲象受到了大量的捕杀数量急剧的下降。种群处于濒危的状态。保护非洲象可以维护生态多样性。

匿名回答于2021-08-31 01:58:57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