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按以下要求选择:
①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程,因为管程清洗比较方便。
②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程,以免管子和壳体同时被腐蚀,且管程便于检修与更换。
③压力高的流体宜走管程,以免壳体受压,可节省壳体金属消耗量。
④被冷却的流体宜走壳程,可利用壳体对外的散热作用,增强冷却效果。
⑤饱和蒸汽宜走壳程,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汽较洁净,一般不需清洗。
⑥有毒易污染的流体宜走管程,以减少泄漏量。
⑦流量小或粘度大的流体宜走壳程,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中流动,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传热系数。
⑧若两流体温差较大,宜使对流传热系数大的流体走壳程,因壁面温度与α大的流体接近,以减小管壁与壳壁的温差,减小温差应力。
以上讨论的原则并不是绝对的,对具体的流体来说,上述原则可能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在选择流体的流径时,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抓住主要矛盾进行确定。
匿名回答于2019-12-31 10:18:17
不是这么简单,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宜走管内的流体:
1)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因为管内清洗方便;
2)腐蚀性的流体,因为可避免管子、壳体同时受腐蚀,且管子便于清洗和检修;
3)压强高的流体,因为可以节省壳体材料;
4)有毒的流体,因为可减少泄漏的机会。
宜走壳程的介质: 1)饱和蒸汽,因为可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汽比较干净,清洗比较方便; 2)被冷却的流体,因为可利用壳体散热,增强冷却效果; 3)粘度大的流体或流量小的流体,因为流体在折流板的作用下,可提高流动对流传热系数; 4)对于刚性结构的换热器,若两流体的温差大,对流传热系数较大的介质走壳程,可减少热应力。匿名回答于2020-01-03 11:5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