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什么是核污染原理?

放射性物质直接或间接地长久地影响地球上所有生物

匿名回答于2021-01-13 18:35:57


所谓的核污染,实际上就是排放的废水废渣废气废料中含有放射性的元素,放射性的元素在自然界中会释放出射线,该射线对人体,生物都会有着较大的危害,一人引起人体细胞的癌变。

而且这种射线在发出的时候你是无法感觉到的,所以对人类的潜在危害更大。

匿名回答于2021-01-13 18:36:46


核污染(nuclear contamination)来源 主要有,核武器实验、使用,核电站泄露,工业或医疗上使用的核物质遗失、核武器爆炸 、热辐射伤害 、核辐射伤害 、放射性存留等。

污染分为两种途径,一种是产生放射性气溶胶等放射性污染物,对呼吸系统及人体体表产生危害;另一种是随风向扩散产生的污染。但无论哪种,其污染程度都要视核泄漏严重程度而定。切尔诺贝利事故中,核燃料在爆炸中形成烟尘飘扬空中,危害面积非常广泛。

核爆炸不会引起明显的气候变化,但会在事故发生地及一定距离范围内存留放射性。

核电站受损后,设施会释放一定量的放射性物质,其中一些“寿命短”的放射性物质相对来说危害不大,另一些半衰期长的放射性物质则要危险得多。 即放射性物质的原子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

利用高温分裂铀的过程会产生一百多种新的化学物质。核反应堆完全熔解后,会释放一些较低毒性的放射性气体,包括氮-16、氚和氪。这些气体比较轻,会快速消散,对人类的危害不大。氮-16迅速转变为稳定的氧。氪气很轻,进入大气后迅速消散。氚气能量很低,半衰期为12年。当它衰变时,会以稳定的氦气形式存在。

衰变也是核反应,也产生辐射。据了解,核反应堆完全熔解后,会释放出另一种危险物质铯-137。铯-137有剧毒。铯-137的半衰期为30年,人会通过食物和水将其摄入,或类似灰尘被人吸入。与其接触,会增加癌症的患病率。

匿名回答于2021-01-13 18:37:39


当人体摄入过量的核污染物,它们不但具有生物化学毒性,而且通过辐射产生的能量转移,能使人患上肿瘤、白血病及遗传障碍,如此双管齐下,直接要了人的命。


核污染的为什么难以清除?


简单的说我们可以把核污染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有机体的破坏过程,看作是核反应的继续。而人类现在的科技手段很难直接阻止核污染物的衰变过程。对于清除核污染,主要是通过各种手段将人与核污染物进行隔离,显然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如果发生大规模的核战争,按照这样的逻辑,最终会将所有的核污染物都冲进大海,可想而知这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匿名回答于2021-01-13 18:38:52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