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2-10-09 05:38:03
匿名回答于2022-10-09 06:28:03
匿名回答于2022-10-09 05:12:39
意思不一样:
奴才:家奴,奴仆;指甘心供人驱使,帮助作恶的人。
奴婢:男女奴仆。太监对皇帝、后妃等也自称奴婢。
匿名回答于2022-10-09 03:41:48
奴才是明、清朝两代宦官和清代旗籍官员对皇帝的自称。明清也称家奴为奴才。奴婢原指丧失自由、受人奴役的男女,后泛指男女仆人。
2、称呼对象不同:
在清朝,女官通常称奴才并非奴婢。而奴婢是太监对皇帝、后妃等的自称。
3、社会地位不同:
奴婢是社会最低的一层,和牲口一样,供买卖和赏赐,受主人的役使和虐待。家长与奴婢之间有严格的主仆名分,其主仆关系不仅是终身,而且延及子孙。奴婢在奴隶社会是奴隶,在封建社会的中后期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依附民。奴才的社会地位更高一些。
不过二者也有相同的部分:都是指在阶级社会中,受剥削役使而没有自由的人。
匿名回答于2022-10-09 05:24:11
匿名回答于2022-10-09 04:11:40
奴才,有四个意思 。其一是詈词,亦作"奴材",有鄙薄轻视之意;其二是指家奴,奴仆;其三引申为奴性十足,甘心供人驱使、帮助作恶的人;其四是指明清两代宦官及清代旗籍文武官员对皇帝自称奴才,清代旗籍家庭的奴仆对主人亦自称奴才,清朝皇帝对旗籍官吏有时亦以奴才称之。
奴婢,原指丧失自由、受人奴役的男女。后泛指男女仆人;太监对皇帝、后妃等的自称。
匿名回答于2022-10-09 04:01:39
匿名回答于2022-10-09 05:50:28
匿名回答于2022-10-09 03:47:44
匿名回答于2022-10-09 04: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