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是个五方杂居、南北文化杂陈的地方,应该说扬中是个不折不扣的移民城市,它的方言也自然具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特点。
扬中境内方言“流派纷呈”,新坝、联合南部一带的口音接近江南丹徒语,丰裕北部、西来桥镇周围的口音接近江北泰兴话,三茅镇至八桥镇地带约占全市三分之二人口的口音算得上是典型的扬中话。
扬中方言中造音词比较多,例如:湿乎乎会说成“水叽叽”;不爽气会说成“抖抖活活”;说人不稳重,有“凳不稳”、“摇头螺螺”、“十句三不提谷”等多种说法。方言中还有些为本地人所熟知的隐语,如丧偶的人称“半边人”,敲竹杠叫“壳他一下”,指姑娘有了婆家叫“她也有个窝了”。
扬中方言中谚语十分丰富,几乎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是气象谚语,“从小一看,到老一半”是生活谚语,“月内的娃娃有人喜,80的老人要人理”是道德谚语等等,不仅对人们的生活生产起到了指导作用,也大大鲜活了地方语言。
同时,扬中方言中还具有很强的“兼容”性,使得部分外地方言词汇和一些特殊的说法在这里能被很好地给保留下来。如丹徒人讲“哈马郎的当”、南京人讲“一塌刮子”、苏北人讲“海该”都是表示“全部”的意思/而这几种说法在扬中方言中都通用,均流行。
匿名回答于2019-07-30 22: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