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立国治国三大要素?

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这体现了儒学的人学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治国的基本大纲,要解决三个重要条件,即:

首先是“庶”,要有较多的劳动力;其次“富”,要是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再次是“教”,要是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

匿名回答于2021-09-13 20:42:35


国家治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夫子对子贡的回答,简单明晰、直至核心的指出了国家治理、为政者必须要为之努力的三大基本要素:足食,足兵,民信之。

足食,最好理解,民以食为天,吃饱穿暖是人之基本需求。足兵,在孔子的治国理念中,也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对于认为儒家主张“仁政”、反对战争的人来说,会有些疑惑。儒家是主张“仁政”,发对征伐战争,但是并不排斥武力的强大,也不能不对百姓进行武力的训练,即要保有足够的兵力。《孔子家语·相鲁》记载孔子说:“凡有文事者,必有武备。”

匿名回答于2021-09-13 20:43:40


《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这理论说的是治国的基本大纲,要解决三个重要条件,即:

首先是“庶”,要有较多的劳动力;其次“富”,要是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再次是“教”,要是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

匿名回答于2021-09-13 20:45:19


《论语·颜渊》篇,记载了一段子贡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的话题,师生之间这一问一答,非常的精彩而深刻,以至于北宋著名理学大家程颐认为:“孔门弟子善问,直穷到底。如此章者,非子贡不能问,非圣人不能作答也。”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贡请教为政之道。孔子回答说:“搞好粮食储备,搞好军备,赢得人们的信赖,如此而已。”

子贡问:“假如迫不得已必须有所舍弃,这三项中应当先舍弃哪一项?”孔子说“舍弃军备一项。”

子贡问:“假如迫不得已必须有所舍弃,剩下的两项当中应当再舍弃哪一项?”孔子说:“舍弃粮食吧。自古以来,人都是要死的,如果没有民众的信任,那么国家就站立不住了。”

国家治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夫子对子贡的回答,简单明晰、直至核心的指出了国家治理、为政者必须要为之努力的三大基本要素:足食,足兵,民信之。

匿名回答于2021-09-13 20:53:56


中国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有以下:

一是贤能治理。这是理想状态,贤能治理也会出问题,中国选贤任能的模式就是中国的官员来自于草根,最有能耐的人通过这个体系。最终进入中国的最高治理阶层。

二是实验治理。中国几十年来推行很多政策,都是从小地方先试起来。成功了就让其他地方学习,然后才是全国推广,失败成本较低。这样的实验治理只能在中央集权的国家才能实现,在美国不可能。

三是回应治理。有没有能力回应人民的需求,回应制度到底健康不健康。据我了解,中共其实有非常复杂和有效及时的反应机制。

匿名回答于2021-09-13 20:59:11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