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农村葬礼都有什么规矩?

一哥“俗眼看社会”之——

丧事规矩不可少

豫东平原,老子故里,孔圣问道,王禅成仙,交通多不便利,经济也欠发达,以书法、教育独树一帜的文明之乡,以文化人积淀了对古传统的坚守,也潜移默化于各种习俗礼仪之中。

葬礼是大事,是对老人孝敬的最后总结,是家庭形象的集中展现,是整个家族整个村庄和谐共处的文明行动,是传承文明教育后人的有效载体,也是社会规矩的一次再教育。

老人走了,最好的是儿女子孙侄子女婿能守在床前,断气也会些许安然,一般长子用细棉絮丝放在死者的鼻孔前以示最后确认,然后赶快动手穿准备好的孝衣,由长子先反套在自己双臂之上,然后面对面往死者身上翻套,一般人走时都会有遗屎尿的,最好用温水清理一下,内衣内裤必须除去,不穿半截衣服入土。衣服穿好之后,是要烧倒头纸的,并用黄裱纸盖脸,铜钱咬唇,腰下鞋底最好也垫上两枚,然后放鞭炮告知左邻右舍。

一般村上都有管事的,家人去请来先虑一下大致事宜,然后着人通知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现在通讯工具发达了,过去这件事是大活,当然姥娘家是要孝子亲自去的,着重孝,步行入村,见人下跪,到姥姥家门口长跪,直到家人扶起起屋,门边躬立,是坐不得的,舅舅再让,最多低凳屈身,向舅舅哭诉老人死亡的细节,痛恨自己的不孝,舅舅劝着,说出办事的一些要求,比如用棺、用孝、去多少人、行什么礼、出殡时辰、埋葬方式等,讲究人家详细到每一细节,孝子一一答复,然后叩首告退。

一般现在多排三(即死后的第三天)入葬,也有排五、排七的,排九已经是国葬了,不敢用,前两天死者榻前烧纸燃灯,远亲及死者或子女朋友可前来吊唁,以默哀礼即可,至于丧事的具体吃喝招待事项,丧事“大总理(类似于治丧委员会主任)”已吩咐定了,不必操心,村里人也早已各负其责了。葬礼正在以它的规则进行着。

葬日到来的前一晚上,孝子是要顶供的,是在老人灵堂前的一次祭拜仪式,对于年轻人也是一次礼仪现场教学,顶供多用二十四拜,应该是三拜九叩(周礼规定用于天地君师父的至高礼)礼的升级版,三上香三献爵二十四个头是最基本的,细节也不怕,礼仪先生有指挥,在跪、拜、起、进、上香、献爵的高声里完成也不太难。

葬日一早,若不火化,是要移灵入殡的,一番烧拜之后,长子抱头,次子侄子女婿抱腿托腰,把老人移入棺材,放平扶稳,盖又棉被,三长两短到位,棺盖错缝,以供瞻仰,现在各地推行火葬,此程序多是撒灰入棺了。

移棺入灵棚,孝子献祭,各家亲友随来随祭,一般一礼四叩或是行默哀礼,仪式进展也快,姥姥家是最后出场的,孝子贤孙远迎长接,到家先入席吃饭,然后孝子三请罪,姥姥家主事的领人祭拜,孝子长跪答礼,舅父开口,合棺钉盖,礼仪高喊起殡。

起殡的讲究颇多,孝子跪请各方,众人抬棺起灵,孝子背幡拄杖,牢盆摔碎,孟婆汤倒撒,村口路口换人再祭,至坟坑前停丧现场孝子复祭,舅舅家祭,子侄女婿外甥等再祭,祭毕,众人解杠去鞕,孝子肩扛棺头,众人绳索稳抬,下葬三祭封土,烧纸结束葬礼。

至于谢孝、五七、百天、三年,也是葬礼的延续,规矩少了许多,多有纪念之意了。

葬礼的规矩各地多有不同,这里只说个大致,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匿名回答于2019-05-02 02:22:32


分地方吧,每个地方风俗习惯不同,丧葬习俗也不同,有的地方现在还土葬呢

匿名回答于2019-05-02 01:26:17


全国各省各地方丧事礼仪各有所殊。善终的老人,要看儿孙家庭经济如何而决定。比如儿孙经济条件不是理想,以简化一点。除了我所见过丧事礼仪隆重是福建泉州。

匿名回答于2019-05-02 01:27:16


需要分地域情况哦 我们这边还好 就是部分人会偷埋 然后摆宴席

匿名回答于2019-05-02 01:36:33


每个地方都不一样

匿名回答于2019-05-02 01:57:46


我是北方人,我们那里是先看日期,把日期订下来 然后去村里请帮忙的人,请帮忙的人要给人家磕头 ,请完之后 然后在找念经的,订的什么时候下葬,就念经念到那天!

匿名回答于2019-05-02 02:20:12


说起农村葬礼的规矩,如今都是规划点安葬,有地理先生主持一切,也都是老祖宗流传下来习俗,并不是说和封建迷信扯上关系,而是根据习俗风水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规矩。

死者为大,入土为安。不问有天大的事都搁一边,化悲痛为动力,按排张罗逝者一切事务,请副送(就是抬死人之人)来家主持丧事,孝子贤孙及闺女女婿一律改穿素服,千万别要穿大红大绿,如果穿了也许要倒霉运的,家里挂的画像,及对联门对一列除去,不留喜庆色彩,不要让死者留恋不舍,这样死者阴魂不散,要以沉痛的心情悼念死者,让死者一路走好。另外请人发吊唁请亲戚朋友来家祭奠逝者。

孝子來人要接待,披麻戴孝手捧孝棒跪地迎接,来者口说:"高升",并参扶起来,向死者行大礼,孝子随同,有磕头,信主者行叩拜之礼。并烧上几张纸默念,某某人来看你了。死者在家屋内灯千万别要关,那是“长明灯",也叫"长寿灯"。

孝子孝媳及闺女女婿三天内是不能上床睡觉的,那叫"守夜"或叫"守灵"。如果实在困了,晚上在死者旁打地铺,早上铺盖拆了,三天内孝子不洗脸,不梳妆打扮。孝子带着孝也最好别到左邻右舍家去,有什么事叫其他人去应酬。孝子在"六七"之内不理发,有的地方过"五七",各地不一样,这叫留"七头"。过去要守孝三年,如今大改革了,一般灵位除去,一切就无忌了。

在吊丧之间,吃饭虽然菜比较丰盛,但羹碟是不可摆的,这叫吃"便饭",是对死者的敬重,那不叫"席"。等到死者入土为安回来再摆上羹碟,这才叫"桌席",孝子向众亲友敬酒赔不是。

十里不同俗,各地规矩不一样,有缘人就浅浅的谈谈农村葬礼经常遇到一些事,稍微注意一下,免得人家七嘴八舌的,说不懂规矩,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也欢迎大家参与讨论,说说你们那里的丧葬忌讳。网图。

匿名回答于2019-05-03 07:26:32


农村葬礼差异甚大,各地域,各民族,各有不同。仅就我们这里的习俗简述一二。

一,择吉日。人死后必须请风水择日,少则三丶四天,一般六丶七天,多则十来天,停丧在家,等到所掉日期才能下葬。

二,开吊。埋葬前一日为开吊日,亲朋宾客前来吊唁,每有客人前来,有鼓乐吹欢,客人前往灵堂上香化纸钱,孝子陪哭。

三,扫材。开吊之日待客毕后,孝子要扫材,寿材盖上献上馒头,上盖被面,方斗中装有花生丶核桃丶大枣丶水果糖丶做寿材剩的小木块及零钱,孝子上香后,呜炮,由做寿材的匠工,将方斗中的食品撒给下跪的孝子,然后揭过棺材盖,材内放有钱和做寿材时剩下的木块等,孝子拿条帚依次扫材,扫一人抓棺内之物一把,直至把棺内之物打扫干净。

四,迎娘家人。开吊之日,等客斜后便由鼓乐队去迎娘家人,迎来后,跪在灵堂,上香化纸钱,东家为前来的娘家人,每人披几尺孝布给一顶孝帽,然后请至堂屋,由娘家人训话,训话毕要验收衣服棺板,等训话验收完毕后点纸,再招待用餐。

五,领羊。把娘嫁人丶女儿丶外甥拉来的羊,拉在孝子围成的圈中间,由主持人给羊点黄钱,泼水,给耳内灌酒,让羊摆头,如若羊不摆头,就由主持者或孝子问羊,还有什么说的?直到大家说丧事办的很好,一切事都如愿再没有什么挂牵的了,羊就会摆头,羊一摆头,主持者就喊“领了”,孝子便点纸大哭。

六,游铭旌。铭旌是女婿丶外甥为岳父母丶舅父母歌功颂德而送的,开吊当日,待客毕,女婿丶女儿丶外甥等,就出钱请鼓乐,打着铭旌及花圈等纸火,沿村游一圈,为老人歌功颂德,扬其名望。

七,哭驴。丧事中至今有纸做的毛驴,由一童子牵引,开吊当日黄昏时分,女儿们就给毛驴上香点纸,边点纸边哭,说什么:硬走十里平川,不走一里高山,要童子把老人待奉好等叮咛之语。

八,见灵。开吊当日晚,孝子要见灵。灵堂前摆放桌子丶橙子数条,上放女儿做的被褥,祭奠用品。在鼓乐的伴奏下,先由娘家人丶女婿丶外甥见灵后,再由孝子成双成对依次见灵,见灵者手拿香丶表丶食品,在桌橙拐角处磕头起立,将手中的香表丶食品往返送往灵堂,并摸亡人的头或脚,以示最后见一面。

九,烧路纸。见完灵后,在鼓乐伴奏下,打着火把,沿送葬的路线,走一丶二里地,把纸毛驴烧掉,其意是毛驴引路,让亡人平安到达墓地。去时孝子哭,但烧完驴回时,孝子不能哭,亦不奏乐。

十,起灵。开吊次日按风水择定的时间起灵,过去灵柩由八人换抬至墓地,这叫高抬深埋,现今一出门灵柩即上车,灵前由孝子拉孝布分男女两列扶柩送葬,最前面有引魂幡及铭旌引路,由鼓乐伴奏至墓地。

十一,看营。下葬前孝子要看营,依次跪在营前,边磕头边往墓坑丢钱,以示对挖墓者的感谢。

葬礼细节繁多,仅就主要者略述以上。

匿名回答于2019-05-02 04:50:57


来谈谈很久以前所经历过的吧。当时还是土葬。

一、三天时间,作为旁系亲属,睡觉时间大概每天5个小时。披麻戴孝就不必说了。

二、第一天:追悼会;客人轮流上香烧纸。

三、第二天:白天继续接待客人。

晚上请当地阴阳师到现场讲经超度:

超度念经一次是40分钟时间,死者儿女都在这40分钟一直跪着烧纸。40分钟完后休息10分钟,接着是第二轮,死者的孙辈跪着烧40分钟。

然后第三轮,旁系亲属跪着烧40分钟。

之后是遗体告别:

请鼓号乐队吹打,分为7轮,不论亲属和客人每轮凑20个人,拿着钱纸,围着遗体的棺材转圈圈,转到门口时扔三张到火盆里面去烧。每轮1个小时。基本从晚上持续到天亮。

四、第三天:下葬。

大清早吃饭之后,整个队伍要经过5公里路程上山,分为:

1、放炮队:小货车载着鞭炮和放炮人员一路放起走。

2、花圈队:旁系亲属一人扛一个花圈,走5公里到下葬点。

3、抬棺队:死者大儿子走前面抱遗像。死者二儿子随后抱空的骨灰盒。死者三儿子随后抱前几天烧香之后留下的香炉和香灰。后面是12人抬棺,棺上栓着一只活公鸡。另外还有24人跟上准备换班。由于棺材还是很重,每走5分钟后,12人就接替继续抬,换人时棺材不能落地,并且换人时前面三个儿子还得回头跪下望着棺材,等12人接替好了,再起身转身前进。

4、货车队:货车载着祭祀一堆用品紧随其后。

5、客人队:客人步行尾随其后。

到了下葬的地方,先挖开之前建好的坟地。

再由阴阳师进行各种念经和超度跪拜,又杀鸡烧香,粘鸡毛洒鸡血。

重重步骤之后,才算完工。

匿名回答于2019-05-02 01:21:29


1.农村葬礼的习俗分地方,每个地方都有不一样的习俗,我们这里人去世了当天会去亲朋好友哪里报丧就是通知亲朋好友前,去世的人要在家里放三天亲朋好友前来烧纸惦念,在请人在选择好的地方把墓地挖好。

2.葬礼有的地方是花圈.我们这里是用纸糊的假人,车子,电视,房子,这些东西会在人去世的第二天下午会在墓地方向,选择一个十字路口把这些纸人房子,等烧掉,我们那里叫送路,就是给逝世的人指引道路,烧一些纸人电视房子让逝世的人不会无家可归,晚上会有唢呐歌舞的表演。

3.逝世的人第三天亲朋好友惦念玩,吃过饭,在中午十一点之前必须下葬,我们这里叫出殡。一切结束整个葬礼就结束了。逝世之人我们这里的祭祀分五七,百天,一年,三年,十年等。

匿名回答于2019-05-02 04:48:55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