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19-04-30 08:00:07
匿名回答于2019-04-30 08:22:34
匿名回答于2019-04-30 08:29:29
匿名回答于2019-04-30 08:38:21
匿名回答于2019-04-30 09:09:23
匿名回答于2019-05-01 03:45:13
参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号文件,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匿名回答于2019-04-30 03:12:41
匿名回答于2019-04-30 02:34:33
匿名回答于2019-04-30 02:26:02
源于古制。是指三代或以上的常住地为籍贯。可以理解为贯籍。即长期居住地。
而祖籍,则指更悠久的居往地。
古代是限制人口流动的,非三代或以上的常住人口,是不能入当地户籍的。所以在管理人口的时候,就必须提到籍贯。
简单地说,你常住不达到规定的年限就拿不到绿卡。
自唐床以后,籍贯限制就不严了,因为人口密度不均。
到了明清,其实就已经放开了籍贯,鼓励迁移。但这种旧制还是保留下来了。
而民间,则将祖籍传承下来了。
而我们现在,管理人口方面,也沿用籍,但早就无意义。
在这一栏内,你可以随便说,没人去过问,也过问不了。
匿名回答于2019-04-30 08:5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