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宗旨变化。赋的讽喻效果与主观愿望存在着差距,东汉讽喻可能招来灾难,赋的社会功能退化,社会黑暗以及高压政策使士人受压抑,抒情赋出现。
赋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方面由昔日的铺张扬厉、汪洋恣肆的风格和豪放昂扬的气势,被深邃冷峻、平正典雅的风格所代替;散句单行演变为骈俪对偶。
京都赋的崛起
京都赋。
(一)杜笃《论都赋》主张返都长安,把以往天子、王侯生活的题材转化为关乎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是东汉赋风转变的重要标志。
(二)班固《两都赋》开创京都赋范例。
1、《两都赋序》赋予作品以较强的理性色彩。
传本分为《西都赋》和《东都赋》两篇,实为上下章。
《西都赋》抒“怀旧之蓄念”、“思古之幽情”,集中展现西都豪华,表现壮丽之美。
《东都赋》体现礼乐文明的新京都观,着力描绘洛阳的制度之美。
匿名回答于2021-08-26 0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