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中国茶文化的优点?

饮茶至少有如下几大好处:一、茶能解渴提神,它的止渴生津功能是目前任何饮料其中具有营养作用有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维生素与无机盐,而茶叶中还含有丰富的

优点是可以防癌、可以提神,缺点就是想睡觉的时候千万不要喝,最后切记隔夜的茶最好不要喝,喝茶的感觉不如品茶的感觉.

匿名回答于2021-07-27 00:49:19


茶是一种优雅文化,它可培养你的情绪、养护你的品性。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茶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就茶叶的品种就有好几百甚至上千,当你与朋友们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品茶的时候,你会不知不觉的想了解此时此刻正在品味的茶的品种、味道、历史、功效等等;

还有,冲泡茶叶的器具也有很多,就紫砂壶这一种器具就有很多种材料与造型,紫泥、红泥、段泥、西施、石瓢、仿古等等,可谓千姿百态、数之不尽;

再有,品茶本身就是一种慢生活,潮汕地区的功夫茶最出名,什么"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就是像在玩功夫一样,在这种细细品味茶香、茶水的过程中,你的性情自然会得到培养与提升。

匿名回答于2021-07-27 00:51:03


中华茶文化根植于中华文化,几千年来,茶一直享有“国饮”之誉,滋润着中国人。自古以来,各行各业的人,不论是文人、道士、隐者,还是佛家弟子,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品一杯茶,他们从品茶中能够将自我与山水万物融合为一体,接受天地雨露的恩惠,排遣人间的纷扰,求得明心见性、回归自然的特殊情趣。

这样一来,茶的自然属性便与中国的古老文化相结合了。正是由于茶的这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重功能,使其形成独特的文化领域——茶文化。

匿名回答于2021-07-27 00:59:09


1.社会性

饮茶是人类美好的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随着社会文明进步,饮茶文化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层次和角落。

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富贵之家过的是“茶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贫苦之户过的是“粗茶淡饭”的日子,但都离不开茶。“人生在世,一日三餐茶饭”是不可省的,即使是祭天、祀地、拜祖宗,也得奉上“三茶六酒”。

人有阶级与等级差别,但无论是王公显贵、社会名流,还是平民百姓,对茶的需求是一致的。


2.广泛性

茶文化雅俗共享,各得其所。从宗教寺院的茶禅到宫廷显贵的茶宴,从文化

雅士的品茗到人民大众的饮茶,出现了层次不同、规模不一的饮茶活动。

以茶为药物,以茶为聘礼,以茶会友,以茶修性,茶与人的一生发生密不可分的联系。

茶在人们生活、社会活动过程中的介入和作用是其广泛性的表现。茶还与文学艺术等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3.民族性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都有自己多姿多彩的茶俗。

蒙古族的咸奶茶、维吾尔族的奶茶和香茶、苗族和侗族的油茶、佤族的盐茶,主要是用茶作食,重在茶食相融;

傣族的竹筒香茶、回族和苗族等民族的罐罐茶等,主要追求的是精神享受,重在饮茶情趣。

尽管各民族的茶俗有所不同,但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凡有客人进门,不管是否要喝茶,主人敬茶是少不了的,不敬茶往往认为是不礼貌的。

从世界范围看,各国的茶艺、茶道、茶礼、茶俗,在饮茶的统一性下都清晰地表现出其民族性的区别。


4.区域性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国地广人多,由于受历史文化、生活环境、社会风情以至地理气候、物质资源、经济及生活水平等影响,中国茶文化呈现出区域性特点。

如对茶叶的需求,在一定区域内是相对一致的,南方人喜欢绿茶,北方人崇尚花茶,福建、广东、台湾人欣赏乌龙茶等。这些都是茶文化区域性的表现。


5.传承性

茶文化本身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的社会性、广泛性、民族性、区域性决定了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传承性的特点,成为中华文化形成、延续与发展的重要载体。

匿名回答于2021-07-27 00:59:27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