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水器用了一段时间后,会产生大量水垢,使热效率大打折扣,原来水热的很快,现在水温总上不来,就是因为水垢在加热管内壁和水之间形成隔热层,阻挡了热传递。
普通的太阳能热水器,用上2年后,热水温度明显下降,出现传感器失灵、电热管爆裂、热水变黄、变混的现象,其原因是水垢所致。这是因为自来水中少量的泥沙、杂质,沉积在真空管、内胆内部。加热时水中的钙、镁盐类,溶解度下降,形成结晶沉淀物析出。太阳能热水器内水慢慢晒热,细菌大量繁殖,死亡后沉积,和水垢一起形成污物。
匿名回答于2024-06-10 06:02:11
匿名回答于2024-06-01 09:02:40
不用担心的,那是水锈,盛水多了,水中的一些化学成分附着在壶壁上,主要化学成分是CaCO3以及MgCO3,Mg(OH)2等不溶物,往壶内倒入适量醋酸可以溶解掉它,化学反应式为CaCO3+CH3COOH=CH3COOCa+H2O+CO2.
匿名回答于2024-06-01 09:02:42
一般电热水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在加热电热管上会产生一层薄薄的、白色的水垢。
这是因为水中有眼睛看不到的杂质,经过加热后吸附在加热管上,长期使用会影响热效益。
匿名回答于2024-06-01 09:02:48
匿名回答于2024-06-01 09:02:53
水垢的形成不仅会影响烧水速度和热效率,还会使得加热元件表面产生过热,导致加热元件的寿命缩短,甚至损坏加热元件。因此,定期清洗烧水电热管上的水垢是很重要的。
可以使用一些化学方法来清洗水垢,如使用醋、柠檬酸或专门的清洁剂等。也可以使用机械方法,如使用刷子或钢丝球等刮除水垢。无论哪种方法,都应该小心操作,以免损坏加热元件
匿名回答于2024-06-01 09: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