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降水量是怎么测量的?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单位面积(每平方米面积)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它的单位是毫米.
降水量测量是一般是用口径20厘米的漏斗收集,用专门的雨量计测出降水的毫米数.如果测的是雪、雹等特殊形式的降水,则一般将其溶化成水再进行测量.

匿名回答于2024-05-22 22:04:06


降雨量通常由降雨传感器(例如雨滴传感器或雨量计)测量。

雨滴传感器是一种简单的设备,由一个小型金属板和一个电极组成。雨滴落在金属板上时,会产生电流,这些电流可以测量来估计降雨强度。雨量计是一种精确的测量设备,它包含一个转动的轮子和一个收集水的容器。轮子在转动时,会计算出所收集的水的体积,这就是降雨量。

匿名回答于2024-05-16 15:36:03


降水量是测量的方法

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在某段时间内降水多少的数据。


降水量就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单位面积(每平方米面积)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它的单位是毫米。


降水根据其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液态降水有毛毛雨、雨、雷阵雨、冻雨、阵雨等,固态降水有雪、雹、霰等。还有液态固态混合型降水,如雨夹雪等。


在气象上用降水量来区分降水的强度。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等。


(1)小雨:雨点清晰可见,没漂浮现象;下地不四溅;洼地积水很慢;屋上雨声微弱,屋檐只有滴水;12小时内降水量小于5毫米或24小时内降水量小于10毫米的降雨过程。


(2)中雨:雨落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硬地四溅;洼地积水较快;屋顶有沙沙雨声;12小时内降水量5~15毫米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25毫米的降雨过程。


(3)大雨:雨降如倾盆,模糊成片;洼地积水极快;屋顶有哗哗雨声;12小时内降水量15~30毫米或24小时内降水量25~50毫米的降雨过程。


(4)暴雨:凡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50毫米的降雨过程统称为暴雨。根据暴雨的强度可分为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3种。①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30~70毫米或24小时内降水量50~100毫米的降雨过程。②大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70~140毫米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0~250毫米的降雨过程。③特大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大于140毫米或24小时内降水量大于250毫米的降雨过程。


小型雨量器


(5)小雪: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0毫米(折合为融化后的雨水量,下同)或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毫米的降雪过程。


(6)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1.0~3.0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雪量2.5~5.0毫米或积雪深度达3厘米的降雪过程。


(7)大雪:12小时内降雪量3.0~6.0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雪量5.0~10.0毫米或积雪深度达5厘米的降雪过程。


(8)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0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0毫米或积雪深度达8厘米的降雪过程。


测定降水量的仪器,有雨量器和雨量计2种。


雨量器是用于测量一段时间内累积降水量的仪器。外壳是金属圆筒分上下

匿名回答于2024-05-16 15:38:03


降水量的测量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雨量计,它是一个漏斗形的容器,能够准确地收集和测量降落的雨水。雨量计中的刻度帮助记录降水量。

另一种测量降水量的方法是使用雷达技术,通过监测反射或散射的电磁波来估算降水量。

气象站也会使用称为气象卫星的便携式设备测量降水。这些卫星通过红外线和微波辐射的特性来测量云层的温度和水含量,从而估算降水量。

匿名回答于2024-05-16 15:35:47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