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明末清初年间,中华大地,改朝换代,战火不断,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中原高僧,法名定空禅师,欲往南岳求道。沿途周游名山古寺,颂经传佛,祈求佛祖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保我中华泱泱大国,国泰民安。一日,路经宜春 (时为袁州 )洪江仰山时,高僧被西边蜿蜒起伏、峰峦争娇、雾漫云飞的雄伟群山吸引过去,便有目睹其境之意,随即疾步如飞,直奔明月山主峰而去。
不多时,来到明月山东边山脚下,只见这里有一个小村庄,十几户人家散居在群山环抱之中,这便是现在的明月山林场唐佳山村。唐佳山村西面,山高入云,悬崖峭壁,行走十分困难,尤其是海拔 1000米以上的主峰,实际无路可行。高僧在村中饮水素食,稍作休息,从山中悬崖峭壁攀登而上,脚步飞快,如入平地。当时,一些村民正在山上采药、伐竹,忽见一白发银须高僧,手持无量拂尘,行走如飞,轻功了得,个个看得目瞪口呆,一致视为神仙下凡,便奔走相告,一群青壮年追至山顶。只见高僧坐在古树下一块平坦之地,双掌合胸,闭目养神,似睡非睡。村民便跪地叩拜,求神仙显灵施恩。高僧见村民如此这般,深知村民错当己为仙,便说明自己非神即人,并道明自己身份和来意,曰:刚才吾在树下静坐稍憩,梦见一长者,白发飘逸,银须遮胸,手握拂尘,指此山峰称,尔等不须它处求道,天下自此可太平矣!村民闻讯,好生高兴,便劝高僧遵照仙人指点,留在此山隐居,建庙修行。高僧醒悟,见其山势险峻,龙脉旺盛,苍松挺立,是修庙建寺的宝地。曰:天意也,佛缘也,吾心已定,就在此建寺,隐居山中修行矣。
不久,明月山主峰西侧便建成了一栋寺庙,时逢清王朝建立,政局渐稳,战火不再,中华大地初显太平,百姓安居乐业。高僧便把寺庙取名太平寺(现仍可见太平寺遗址),把明月山主峰取名太平山。从此,太平山名流传今日。(黄发胜)
匿名回答于2024-05-26 22:59:34
太平山,在县东,其脉自五岭而来,磅礴蜿蜒,至此结为高峰。山之阳,有明月溪流淌。每当月明之夜,溪水映月,风景如画,故名明月山。
然则,太平山之名,非因风景秀丽,而是源于一段历史传说。相传,古时此处有一妖魔,名为太平妖,为祸一方。后有道士降临,与太平妖斗法,将其封印于山腹之中。此后,当地百姓得以安居乐业,遂将此山命名为太平山,以纪念道士之功。
然山之神奇,不止于此。山中有诸多胜景,如太平洞、明月岩等,均为古时道士修炼之处。又有飞来石、仙人桥等奇观,令人叹为观止。山之周围,田园葱郁,民居错落,宛如世外桃源。
明月山、太平山,一溪一山,相互辉映,成为游览胜地。游人至此,皆赞美不已,叹自然之神奇,历史之悠久。
匿名回答于2024-05-22 12:4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