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周期表的性质规律?

元素周期表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和载体之一,对元素周期表相关规律的考查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总结了元素周期表中蕴含的主要规律。


一、最外层电子数规律


1.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元素:主族(IA族)、副族(IB、VIII族部分等)。


2.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主族(IIA族)、副族(IIB、IIIB、IVB、VIIB族)、0族(He)、VIII族(26Fe、27Co等)。


3.最外层电子数在3~7之间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


4.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0族(He除外)。


二、数目规律


1.元素种类最多的是第IIIB族(32种)。


2.同周期第IIA族与第III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有以下三种情况:


(1)第2、3周期(短周期)相差1;


(2)第4、5周期相差11;


(3)第6、7周期相差25。


3.设n为周期序数,每一周期排布元素的数目为:奇数周期为;偶数周期为。如第3周期为种,第4周期为种。


4.同主族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


第IA、IIA族,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元素的数目;


第IIIA~VIIA族,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下一周期元素的数目。


三、化合价规律


1.同周期元素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由+1→+7(稀有气体为0价)递变、最低负价由-4→-1递变。


2.关系式:


(1)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8;


(2)最高正化合价=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价电子数。


3.除第VIII族元素外,原子序数为奇(偶)数的元素,元素所在族的序数及主要化合价也为奇(偶)数。


四、对角线规律


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对角(左上角与右下角)的两主族元素性质相似,主要表现在第2、3周期(如Li和Mg、Be和Al、B和Si)。


五、分界线规律


位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分界线,右上方的元素为非金属(周期表中的颜色为深绿色),在此可以找到制造农药的元素(如Cl、P等),左下角为金属元素(H除外),分界线两边的元素一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能与酸和碱反应(如Be、Al等),还可找到制造半导体材料的元素(如Si、Ge等)。


六、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规律


1.同一周期,从左到右(0族除外)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最强的位于左下角的铯,非金属性最强的是位于右上角的氟。


2.金属性越强,单质越容易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跟氢气反应越容易,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越强。


七、半径大小规律


1.原子半径:同主族--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逐渐减小(0族除外)。


2.离子半径:同主族--同价离子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同周期--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3.同种元素的各种微粒,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反之,核外电子数越少,半径越小(如)。


八、主族族序数与周期序数的规律


1.关系式:


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2.设主族族序数为a,周期数为b,则:


a:b<1时,为金属元素,且比值越小,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a:b=1时,为两性元素(H除外),其最高价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两性氢氧化物。


a:b>1时,为非金属元素,且比值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匿名回答于2024-05-29 09:29:11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