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是指三国魏正始年间(公元240—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七人,被称为“七贤”。“因为他们经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位置有今天的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修武县和新乡市辉县等说法)竹林之中饮酒、纵歌,肆意酣畅,后人将他们与当地竹林合称为“竹林七贤”。
匿名回答于2022-06-02 22:03:14
汉末时期这七贤分别为:袁秘、封观、陈端、范仲礼、刘伟德、丁子嗣、张仲然。袁秘任职议生,封观任职功曹,陈端任职主簿,范仲礼任职门下督,刘伟德任职贼曹,丁子嗣任职主记史,张仲然任职记室史。
“封观与主簿陈端、门下督范仲礼、贼曹刘伟德、主记史丁子嗣、记室史张仲然、议生袁秘等七人擢刃突陈,与战并死”——《后汉书·袁闳传》注解
其实关于这七贤的记载寥寥无几,只是在史书中一笔带过,若非袁秘是汝南袁氏的子弟,这几个人的事迹也未必能附录其中。他们的事迹也就是一句话,汉末黄巾之乱爆发时他们都在颍川郡任职,黄巾贼攻打颍川他们随着颍川太守赵谦奋力抵抗,这七人全都临阵殒身,唯独赵谦幸免于难,朝廷后来也下诏命名他们所在的门闾为“七贤”,即七贤闾。
匿名回答于2022-06-02 22:21:04
汉末时期这七贤分别为:袁秘、封观、陈端、范仲礼、刘伟德、丁子嗣、张仲然。
封观,字孝起,南顿人,汉朝官员。
封观有志气名节,当时举孝廉,认为其兄没有名位,耻先为官,就称有风疾,不能说话。屋子火起,徐出避之。忍而不告。以后过了数年,兄举孝廉,封观就仕郡焉。黄巾起义,功曹封观等七人以身捍刃,皆死于陈。
匿名回答于2022-06-02 23: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