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孟子用对比和比喻的手法批评统治者不顾人民的死活。

扩展资料

“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对比,是多大的反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又是多么的残忍!多么的不仁!而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归罪于天灾,就如同把杀人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要知道,残害人民的根本不是荒年而是虐政!总之,运用“引君入彀”的论辩方式,迫使梁惠王承队自己“尽心于国”之举,只是临时应付,不是真正爱民,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

孟子的批判是极富有说服力的。面对梁惠王的问题,他没有做出正面回答,而是以“五十步笑百步”的例子为喻,让梁惠王自相矛盾,这样一来,如同自己承认了错误。接着,孟子从正面提出“使人民养生丧死无憾”是王道之始,保民而王才是统治者应有的为政之道。最后通过富人家狗彘没完没了的吃东西,路上却还有饿死的人这一鲜明对比,再以“刺人而杀之”为喻,犀利地指出了当权者不顾人民死活,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异曲同工之妙。孟子的批判是有理有据,采用了对比和比喻。对比之下孰是孰非一目了然,而比喻则形象、恰到好处的增强了议论时的说服力。

匿名回答于2020-03-31 01:43:02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