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元代大都由谁管理?

元大都由帝王管理,第一任元朝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最后一任元惠宗,又称元顺帝,名妥欢贴睦尔。

蒙古帝国实行诸子分封制度,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自1260年忽必烈即位以来已分裂,演变成为忽必烈的元朝(大元帝国)以及位于其西部的四大汗国,其中元朝包括今蒙古本土及中国大部地区。

1260年忽必烈登基之后,以元上都为都城。但是上都位置偏北,对控制中原不利,因此在1264年忽必烈决定迁都至燕京地区。1264年八月,忽必烈下诏改燕京(今北京市)为中都,定为陪都。1267年决定迁都位于中原的中都,1272年,将中都改名为大都,将上都作为陪都。

匿名回答于2021-08-18 05:21:22


中书省。

元代将首都大都及附近的地区称作“腹里”(即中心之地),包括河北、山东、山西,以及河南和内蒙古的一部分,由中书省直接管辖,不属于任何行省。

元朝时中书省设中书令为最高长官,其下设中书丞相,总掌全国之政。书省除为决策机构外,还负责直接管辖首都大都附近的腹里地区。在腹里地区以外,在全国各地设置有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扩展资料:

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即位后,始采用中原官制,设立中书省以总理全国政务,为最高行政机构。其设官沿袭金尚书省之制,长官中书令由皇太子兼任,未立皇太子时则缺。实际长官为右丞相﹑左丞相(元制尚右,故右在左上)各一员,或仅置右丞相,总领省事,统率百司。中书省领六部。

元朝中书省在远方还有一些派出机构(一种特殊的行政专署,一种政府机构)即各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后来代指其辖区,后来再简称即地方上的省(但中书省本身并不代指其直辖区“腹里”)。

匿名回答于2021-08-18 05:23:11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