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官职名。少昊氏以鸟名官,而祝鸠氏为司徒。尧时舜为司徒。舜摄帝位,命契为司徒,管教化人民。契玄孙之孙曰微,亦为夏司徒。周时司徒为地官,掌邦教。汉初不置。哀帝元寿二年,罢丞相,置大司徒。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去"大",称司徒。
太傅,中国古代职官。据著作记载始于西周,最初由周公旦担任太傅 ,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辅弼官,帝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为管理国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位列三公之一。
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和楚国也设有太傅。秦朝时期被废止。西汉曾两度短暂复置该职位;东汉则长期设立。以后各朝代都有设置,但多为虚衔。
所以,司徒和太傅哪个大,主要在于什么时期,具体什么人。一般来说司徒大于太傅,因太傅一般是虚职。
匿名回答于2021-05-02 09: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