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愁",不是从前词人们常写的所谓的"闲愁",而是有生离死别的爱恨情仇,社会生活中抑郁不得志的苦闷,国破家亡的民族忧患感,无依无靠的天涯沦落感等等交织而成。特殊的社会背景给与了她复杂的人生。因此,这种种的"愁"情便被表达的淋漓尽致。
1.生离死别的爱恨情愁
李清照是封建社会的才女,"端庄其品,清丽其间",有着良好的家教,丈夫赵明诚与她志同道合,两人还一起从事图书文物的整理工作。业余则相对品茶、饮酒。对此,李清照自谓"甘心老是乡矣"(《金石录后序》)。如果说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是"知音互赏"式的,那么李和赵也该算是"知音互赏"了。然而,赵明诚是一位官宦子弟,他又自己的事业要干,不可能像贾宝玉对林妹妹那样每天相处,问寒问暖,时时呵护。因此,便有了离别与相思。伊世珍《琅缳记》卷中载:"易安结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寄之。"[1](p225)词人真挚细腻的写下了自己对丈夫的深深思念;"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把思念之情渲染到了极点。我们再来看《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追忆从前夫妻同赏秋菊,而以"人比黄花瘦"作结,传达了自己因刻骨镂心的思念而面容憔悴的情形。一个"瘦"字把"愁"字推向了最高峰。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借秋风黄花表现的淋漓尽致。"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休。""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道尽了词人心中的愁绪。人去楼空,无限的落寞之情油然而生,日日"凝目"又明知不可能归来,故而"又添一段新愁"。
匿名回答于2021-02-15 12: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