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将至,不要以为逢年过节送礼只是中国人的强项。美国人过圣诞送礼那也是相当的强。家里家外,朋友工友那一定是要面面俱到,此项因不在本文讨论之范围,故略去。
既然说到“拆礼物”,当然就要先说下“包礼物”。在美国,那怕你送个破铜烂铁出去,那也一定要做到包装精美:花花绿绿的纸包好那是最基本的,强一点的会加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再强一点的会把这东东装进一漂亮纸袋,上面还得搞一些皱巴巴的乱七八糟的纸给盖住。在美国人看来,这一切都是为了给受礼者一个“惊喜”。大概也正因如此,受礼人自是要做一些夸张的动作来回报送礼人的“煞费苦心”。于是便有了这篇“从拆礼物之手法看东西方之差异”了。
首先,中国人不会当作客人的面拆礼物,美国人如无特殊情况那是一定要当面拆的。
其次,中国人退一万步说要当着客人的面拆也会表现得非常含蓄及小心翼翼,以示礼貌。而这一环节在美国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随后举例说明)。美国 人会高兴地毫不推辞地(这点也不像中国人会说“不要不要”)接过礼物,紧接着迫不及待地稀稀哗哗地把包装扯得要好烂有好烂,然后拿出礼物,激动并尖叫着表现出被“惊喜”倒了的样子。
匿名回答于2021-08-20 18:48:55
首先,首先是礼品观念上的差异。中国人往往注重礼品的实质意义,即它的实用价值,而不喜欢中看不中用的东西。给新婚夫妇送礼,过去常常是被面、床单、桌布等,为新生儿祝生或抓周,常常送包装精美的小衣服,都很实惠。即使是送文化、送高雅礼品,中国人也十分注意其实用价值。比如说中国人送字画、邮集,往往不在乎对方是否欣赏,而在于字画、邮品的收藏价值。
而西方人往往注重礼品的纪念价值。应邀去西方人家做客,可以给女主人送一束鲜花,给男主人送一瓶葡萄酒。还可以带上具有本国特点的小工艺品,一本自己或对方喜欢的书,或一盘CD,或一本自己写的书。 在机场和火车站迎接客人,或去医院探视病人,送上一束鲜花,显得既自然又热情,而不必考虑花束的大小
匿名回答于2021-09-06 06: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