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谁知道“口诛笔伐”的出处?请注明原文?

用语言文字进行揭露、批判和声讨。一、拼音口诛笔伐 [ kǒu zhū bǐ fá ] 二、出处明·张岱《琅嬛文集.卷三.书牍.与李翁砚书》:“见辱于市人,越宿而已忘;见辱于君子,万世而不泯。君子所以口诛笔伐于荜门圭窦之间,而老奸巨滑心丧胆落,得恃此权也。”释义:被一般人羞辱,过一晚就忘了;被君子羞辱,一辈子也忘不了。这就是君子为什麽要常用言语和文字来揭发、谴责老奸巨猾的人的罪状,让他们非常恐惧害怕。三、例句1、对社会的不公进行口诛笔伐,正是新闻记者的职责所在。2、坏现象我们要口诛笔伐。扩展资料一、近义词:笔伐口诛 [ bǐ fá kǒu zhū ] 释义:伐:声讨,攻打;诛:痛斥,责罚。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出处:清·忧患余生《序》:“而吾辈不畏强御,不避斧钺,笔伐口诛。”翻译:而我们不畏强权,英勇无畏,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二、反义词:歌功颂德 [ gē gōng sòng dé ] 释义:用语言、诗歌或文字来颂扬功劳和德行(现多含贬义)。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翻译:人们载歌载舞,歌颂他的品德、

匿名回答于2019-08-15 22:50:25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