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明辨家的发发展历史?

春秋战国时的许多辩士,能言善辩。这种“辩”是用道理去说服人的之“辩”,而不是以权压人的“辩”或者无理强辩的诡辩。韩非子的这篇辩驳之文,就典型地体现了这种风格。


孔夫子自然是当时以及韩非子时代的权威,他曾经赞扬过晋文公一句话,说“文公之霸,不亦宜乎?。是说在晋楚之战中,晋文公用欺诈之计以少胜多战胜了楚国。但论功行赏时,却先奖不赞成使用欺诈之计的雍季,而后奖献策之人舅犯。孔夫子于是对此夸赞道,“文公之霸也,宜哉!既知一时之权,又知万世之利”。


韩非子不同意孔子的这个观点,对此进行了辩驳。《韩非子-难一》中的“晋文公之赏”记录了这件事情。

匿名回答于2021-01-11 18:43:49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