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故意与过失有什么区别?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故意犯罪分类 直接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 直接故意犯罪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行为人在行为当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是成立故意犯罪的前提。首先,此处的“会发生”包括必然发生和可能发生两种情况。其次,这里的危害结果是相对确定的结果。再次,某些直接故意犯罪还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刑法规定的一些特定事实。

2、行为人对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持希望其发生的态度,是成立直接故意犯罪的关键。即行为人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发生危害结果是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所直接追求的目的。希望发生的危害结果与其明知会发生的结果须同一。

3、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具有明确的犯罪目的。犯罪目的是行为人想通过自己的行为促使危害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愿望。这与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是一致的。

4、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的心理倾向是单向的。即要危害结果发生,一旦危害结果没发生,是违背行为人的心愿的。 间接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其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行为人对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须持放任其发生的心理态度,即行为人对明知可能发生的结果既不是希望其发生,也不是希望其不发生,而是任其自然,发生不发生都无所谓。2、 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仅限于明知“可能发生”一种情况。3、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主观上不具有犯罪目的,因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与犯罪目的追求危害结果发生的要求不相符。4、间接故意犯罪只有构成与不构成之分,而不存在完成与否的问题。 过失犯罪,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犯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

匿名回答于2019-09-26 13:14:32


故意是指有计划有目的行为,是意识形态下进行的,基本上都是事先就知道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还继续实施,没有中途停止,最终造成不良后果。

而过失是事先没有预见会产生不良后果,也没有什么计划和目的,是无意识状态下,产生了不该出现的结果。

匿名回答于2022-01-15 16:21:59


故意与过失主要区别如下:

第一,两个词含义不同。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侵害他人或侵害社会的后果,而仍然希望或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过失是指应注意却没有注意而造或的损害他人的结果。

笫二,两个词作用不同。故意是表示有意识地那样做的词语,过失是表示因琉忽而犯的错误的词语。

匿名回答于2022-01-15 16:47:13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