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为什么诗要温柔敦厚?

温柔敦厚,诗教也。记得十几年前初学诗词,在蝶舞花园拜读过书生霸王转载的一篇文章,论及诗道应追求温柔敦厚,彼时就深以为然,温柔敦厚也一直是我在诗词上力求达到的境界。
   沈德潜是格调派的代表,其论诗主张'温柔敦厚'、'关系人伦'。沈德潜的诗论,虽有“格调”、“性情”、“论法”诸端,然究其根本,则无不归于“温柔敦厚”。在《说诗晬语》中更认为: “温柔敦厚,斯为极则”。王士禛论诗重在'清真',沈德潜言诗重在'雅正',徐釚论诗亦推崇温柔敦厚、怨而不怒;学诗当博采众家之长,不可存有门户之见,拘泥于一家之言。

匿名回答于2021-07-15 17:01:20


温柔敦厚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传统诗教,它的提出,最早见于《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 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温柔敦厚作为儒家的传统诗教,在长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在 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运用这一诗教来调整本阶级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合理的。但另一

方面,由于它规定怨刺必须“温柔敦厚”,强调“止乎礼义”和“主文而谲谏”,只允许“怨而不怒” 地委婉劝说,不允许尖锐地揭露批判,因而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又常常起着消极的作用。

“温柔敦厚,诗教也”。《诗经》产生前中国已有的诗当然不止三百,为什么孔子只选了这区区三百首?孔子就是要以诗这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达自己的思想。温柔敦厚便是《诗》的核心,诗教就是要人们以正直、朴素、温和、不忌刻的方式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

匿名回答于2021-07-26 04:39:57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