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王安石拟寒山拾得赏析?

我读万卷书,识尽天下理。

智者渠自知,愚者谁信尔。

奇哉闲道人,跳出三句里。

独悟自根本,不从他处起。

寒山,拾得是唐朝的两个诗僧,其诗语言通俗,似诗似偈,自出手眼。如拾得诗:“若解捉老鼠,不在五白猫。若能悟理性,那由锦绣包”,“教汝痴众生,慧心勤觉悟”。他们以禅入诗,以诗谈禅的诗风尤为宋代诗人所推崇。这首诗即王安石摹拟寒山、拾得的诗体所作二十首中的一首。王安石对这些诗很欣赏,在给自己女儿的诗中说:“未有拟寒山,觉汝耳目荧”(《寄吴氏女子》)。时人也很激赏,李璧云:“公有拟寒山诗,晚年作,深造佛理。”

“我读万卷书,识尽天下理”。发端的两句述自己的读书和感悟。前句用杜甫“读书破万卷”诗意。这两句说自己读了许多书,故而通达世间道理。乍读初品,似乎诗人有自矜之意,其实不然。据《宋史·王安石传》载:“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而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他少年博学多才从中可知;况且诗人写这首诗时已六十二岁,年过花甲,到了人生的秋天,这样说也可看成是对自己人生旅程的总结;再从诗理上看,一、二两句实为三、四两句作铺垫。

“智者渠自知,愚者谁信尔”,即承“识尽天下理”来说的。“渠”为第三人称“他”;“尔”为第二人称“你”。诗人识尽天下理,对世人有何用呢?拿拾得的话来说:“世间亿万人,面孔不相似”,慧根亦有天壤之别。灵心慧性的“智者”,他会以自己的方式去认识世上真理,茫昧不通的“愚者”,即使天下至理放在他眼前,他亦不会相信。对天下理,这二者一是晓然,一是茫然。茫然的无庸提及,晓然的也不足为奇,那么诗人所欣赏的是什么人呢?

匿名回答于2020-12-24 05:51:07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