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是水稻生长过程中最常见的病害,发生后对水稻的危害比较严重,严重时可以造成水稻绝收。稻瘟病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又分为不同种类,幼苗期的稻瘟病主要表现是发生在水稻幼苗期间的3叶之前,发生稻瘟病后幼苗的根部会开始变黑,黑色部位逐渐向上蔓延,当叶片变成红褐色时会导致幼苗死亡。稻瘟病主要发生在水稻叶片上,在水稻幼苗生长的各个时期都可能发病,首先侵染叶鞘,然后叶面发生病斑,病斑呈不规则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急性稻瘟病,则要及时防治。发生在抽穗期的稻瘟病称之为穗颈瘟,主要表现是发生在水稻植株的颈部,感病后的水稻植株颈部变黑,病情严重时会导致水稻颈部干枯腐烂,影响水稻水分的输送,进而影响水稻产量。
对于叶稻瘟的防治主要是喷雾防治,用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兑水进行水稻叶面喷洒即可。对于颈稻瘟的防治主要使用使百克和三环唑等兑水稻进行喷洒,但喷洒时要注意阴雨天不能施用农药,以防止药效减弱。
条锈病:条锈病主要发生在小麦的叶片上,发病叶片颜色呈鲜黄色,形状呈椭圆形,在叶片上排列比较均匀,成行排列。
水稻赤枯病(水稻铁锈病)以预防为主:
1、在秧苗移栽之前,每亩地使用50kg草木灰,15-20kg石灰,对田中的硫化氢以及有机酸进行中和,改善秧苗的生长环境。
2、施加底肥的时候,注意氮、磷、钾的比例,避免偏施氮肥,每亩地施加7.5-kg氯化钾,1.5-2kg硫酸锌。
3、对于发生水稻赤枯病的田块,将田中的水排干,浅水勤灌,同时结合防治一代螟虫,每亩地使用2g的0.136%赤·吲乙·芸苔和20ml的30%甲霜·恶霉灵兑水50kg稀释喷雾
匿名回答于2022-05-13 17: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