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发病早,得病根部腐朽,锈病一般在中后期居多,叶片铁绣,严重的能绝收
匿名回答于2021-02-18 17:34:59
小麦纹枯病:从播种发芽后就开始侵染芽鞘,慢慢的会烂芽、枯死时不能出苗。小麦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小麦的3-4叶期,初期在叶鞘上出现中间灰色四周褐色的病斑,随着小麦的生长病斑呈椭圆形云纹状。小麦锈病又叫黄疸,主要有秆锈病、叶锈病和条锈病三种,分别是由秆锈病菌、叶锈病菌和条锈病菌引起的、发生在小麦的病害。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穗部。小麦发病后轻者麦粒不饱满,重者麦株枯死,不能抽穗。小麦锈病又叫黄疸,主要有秆锈病、叶锈病和条锈病三种,分别是由秆锈病菌、叶锈病菌和条锈病菌引起的、发生在小麦的病害。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穗部。小麦发病后轻者麦粒不饱满,重者麦株枯死,不能抽穗
小麦锈病的主要特点是为害性强、影响范围广,一旦感染,将对小麦生长造成严重影响,进而降低小麦的产量。小麦锈病属于真菌类型的病害,当前出现最为频繁的小麦锈病主要有秆锈病、叶锈病、条锈病,其中叶锈病的发生范围、发生率以及为害性在三种病害中最高。一般减产5-15%,严重者达50%以上。
匿名回答于2021-10-20 07:55:13
小麦锈病: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
秆锈病的孢子零散生于小麦的茎秆和叶片上,呈橘红色,孢子堆较大,最适宜温度为20℃。
叶锈病的孢子堆分散或密集在小麦叶片上,呈红褐色,颜色比秆锈病淡,孢子堆也比秆锈病小,对温度的要求介于秆锈和条锈之间。
条锈病的孢子堆在小麦穗部和叶片上沿叶脉排列成显著的条斑,颜色为黄色至枯黄色,孢子堆比叶锈病小、气温在5-15℃时,最适宜发育,气温低于0℃时发育受阻,有间歇的小雨和雾露天气可助长发育。
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受害,造成烂芽、病苗死苗、花秆烂茎、倒伏、枯孕穗等多种症状。
病苗死苗:主要发生在小麦3-4叶期,在第个一叶鞘上呈现中央灰白、边缘褐色的病斑,严重时因抽不出新叶而造成死苗。
小麦纹枯病:
花秆烂茎:返青拔节后,下部叶鞘产生中部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多个病斑相连接,形成云纹状的花秆。田间湿度大时,病叶鞘内侧及茎秆上可见蛛丝状白色的菌丝体,以及由菌丝纠缠形成的黄褐色的菌核。
倒伏:由于茎部腐烂,后期极易造成倒伏。
枯孕穗:发病严重的主茎和大分蘖常抽不出穗,形成“枯孕穗”,有的虽能够抽穗,但结实减少,籽粒秕瘦,形成“枯白穗”。
匿名回答于2021-10-20 07:5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