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里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其中平又分阴平和阳平,也就是上平声和下平声。到了现代汉语里,上平声就是我们说的一声,下平声就是我们说的二声,知道这个来龙去脉就好区分了。
我们用五度标记法区分声调,一声高平调,55调值,二声35调值,有了调值,按照这个读到位就可以区分了。
匿名回答于2021-11-17 21:47:06
这个问题迄今还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有比较统一的认同。基本上是因为平声字太多(包括了阴平阳平,而仄声字分上去入),所以分成上平声、下平声,以便于编目。 也有另外一种说法,是声韵源于五音,所以声韵与宫商角徵羽有密切的关系。平声分上平、下平,加上上去入,就跟五音一一对应起来。具体地,上平、下平、上、去、入与宫、商、徵、羽、角一一对应。
匿名回答于2019-07-28 18:3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