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诗六艺指什么?

1、诗六义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指《诗经》的“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六义。   2、当代说法   指《诗经》的“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 这些名称在先秦时就已经出现。《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毛诗序》明确提出“六义”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对于“六义”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在唐以前,并没有把“风”、“雅”、“颂”作为《诗经》的三种体裁,“赋”、“比”、“兴”作为《诗经》的三种表现方法。   3、风雅颂简介   一般认为风、雅、颂是按不同乐调的分类;   “风”本是乐曲的统称。   对于“雅”的认识现在有几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即中央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也有人说“雅”与诗经“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称呼。还有观点认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乐。   “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   4、赋比兴简介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   “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匿名回答于2019-09-20 10:40:28


诗六艺

六艺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也泛指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学科总称。六艺有两种含义,即《周礼》中的“古六艺”和孔子提出的春秋以后的“六艺”。《周礼》六艺是:礼(五礼)、乐(六乐)、射(五射)、御(五御)、书(六书)、数(九数)。春秋后“六艺”为“六经”。

诗六义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指《诗经》的“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六义。

匿名回答于2021-06-03 21:20:52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