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许多著作那里劳动应该就是实践,两者好像是同一个意思,是指人的一切运用肌肉组织运动能量、亲力亲为去对社会外界环境(即以不包括自身为劳动对象)付出和做功这个环节,但是,事实上我们在应用“实践”这个概念时好像也包括主体在生活体验、消费外界环境物品这个的过程(即以包括自身为劳动对象)。
另外,马克思经济学之中虽然有脑力劳动这个概念,可是,在论证资本家与雇用工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冲突时,他又不承认资本家为自己的企业操心、管理方面所付出的脑力劳动,而仅仅是承认雇用工人的脑力劳动。
我的劳动理论认为广义的“劳动”是:人(包括个人与社会系统)这种控制系统在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时自身的需求与环境进行互动反馈的主动过程:⒈(先有不以人的认识的改变所转移的)客观事实(的内容)→⒉事实信息的处理→⒊加工(这是一个求真的过程)→⒋判断(这是界定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过程)→⒌选择→⒍决策(人对客观事实的认识过程)→⒎操作→⒏实现【客观事实(的结果)同时,这是一个求善的过程】→⒐新的信息的处理→⒑新的加工→⒒新的判断→⒓新的选择→⒔新的决策→⒕新的操作→⒖新的实现(客观事实)→。。。。。。的过程。
其中⒎操作→⒏实现就是“实践”, ⒎操作是运用肌肉运动组织、亲力亲为去对外界环境付出和做功这个环节;⒏实现是在生活体验、消费外界环境物品这个的过程。
所以,我认为“实践”这个概念比“体力劳动”的外延更加广。但是,劳动如果包括脑力劳动的话,“实践”这个概念又要比“劳动”的外延相对狭窄。
匿名回答于2021-07-09 19:33:11
生产过程,是指从产品投产前一系列生产技术组织工作开始,直到把合格产品生产出来的全部过程。生产过程分为自然过程和劳动过程。劳动过程分为生产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和生产服务过程,基本生产过程又具体划分为工艺过程、检验过程和运输过程,分别由各自的工序组成。
劳动过程是人们通过劳动,有目的地使用劳动资料,改变劳动对象,获取物质资料的过程,它是人类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是人类生活的永恒条件。
劳动是人类独有的实践活动,它具有两大特点:第一,劳动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第二,劳动从制造和使用工具开始。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是逐渐地积累和加以丰富的,从而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也是不断地提高的。
匿名回答于2021-07-17 07: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