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戏曲包括哪几个派别?

以京剧为例,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其他剧种略有区别。具体意思是:

生:男性

老生,中老年男性,诸葛亮、宋江

小生,年轻男性,周瑜,许仙

武生,有功夫的男性,高宠,武松

旦:女性

青衣,中青年女性,秦香莲,杨贵妃

老旦,老年女性,佘太君,康氏

花旦,小姑娘,红娘,春香

净:就是花脸,有性格的男性,窦尔敦、包公

丑:也叫小花脸,男女都有,时迁、蒋干,媒婆

京剧的流派众多,当今主要的流派有:

老生:马、谭、余、杨、高、奚、言、麒、唐派

小生:叶派

青衣:梅、尚、程、荀、张、赵派

老旦:李派

花脸:裘、金派

活化石是昆曲,明朝就有了。

匿名回答于2019-06-18 00:33:06


有:皮影戏、藏戏、川剧、潮剧、黄梅戏等等。

1、皮影戏

皮影戏(Shadow Puppets),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藏戏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

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

3、川剧

川剧俗称川戏,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

川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川剧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

川剧分小生,须生,旦,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三小”,即小丑,小生,小旦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

4、潮剧

潮剧,因形成发源于广东潮汕地区而得名,俗称“潮调”、“潮音戏”明末已在广东潮汕地区、和闽南地区的诏安、云霄、平和、东山、漳浦、南靖等地广为流传,与梨园戏关系密切。

潮剧,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广东三大剧种之一种,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南国奇葩”的美誉,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和独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外。潮剧是上千年潮州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也是联络世界各地潮州人之间情谊的重要纽带。

5、黄梅戏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匿名回答于2020-07-17 23:49:34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