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检索了四库全书全文,引作“胡越”的有12处,“吴越”仅2处且均非早期资料,所以后者应该是传抄时的错误。
2、楼上诸位的分析都很有道理,“胡越”代表的是关系疏远,“吴越”则代表的是仇敌。仅从本句来讲两种意思都可以说得通。但参考下句“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可以发现这两句是论述亲疏的问题,而不是敌友的问题。这里的“?越”应和“骨肉”、“一体”是反义,而和“行路”是近义。故从句意分析也肯定“胡越”为佳。3、我倾向于认为这里的“胡越为一体”不是指胡和越联合,而是指“(远在北、南边疆的)胡、越两族和(汉族)中原朝廷团结一心”。从这个意义理解也只能选胡越,因为吴国从来不是少数民族政权。4、如果第3条成立,那我们就可以理解教科书中弃用“胡越”而参考稀见本子改作“吴越”的良苦用心了。“竭诚则胡越为一体”,说这句话的背景明显是当时汉族和胡越并没有结成一体。这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下是不宜宣扬的。所以教材采用“吴越”将这一问题回避过去了。匿名回答于2019-12-27 23:5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