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村民发生纠纷,该如何解决?

在农村发生纠纷是很正常的,不管是因为什么事。我这边十几年前还有因为灌溉水的事打死了人的。

我认为要看是和本村的还是外村的。我说的本村是那种基本上抬头不见低头见,邻里之间的关系。外村就不是了,有可能是隔壁村,也有可能是更远的村。

如果是本村的发生矛盾纠纷,最先站出来的可能是两边的亲戚和沾点亲的叔伯兄弟,再加上几个在村里比较有威望的老人。毕竟农村基本上是宗族社会。要是还解决不了就找村干部和司法所,虽然有宗族但我们国家是个法治社会。要是还解决不了那就到法院解决,这是最后一步了。

如果是和外村的发生纠纷的话,最先站出来的应该还是那些人,在就是各自的村干部和司法所了,后面也应该差不多吧。

我这里前几年就和外村的发生了纠纷,是因为土地的事。在离我家门口不远的一块地,有两个小果园。有一个还是我家的,在两个果园之间有条小路。我家果园都是果树,隔壁果园有几座外村的坟。09年过年的时候,外村来了一伙人说那两个果园都有一半是他们的叫我们不能动,因为隔壁果园有人在那里建房子。他们可能也是看到有人建房子才会来的。那是他们除了清明扫墓之外第一次来,那次两边差点打起来了。那块地在土改之前是他们的,土改之后划到了我们这边,我们这里有土地证。那次最后是不了了之,之后的每年过年前他们都会来。最后是我们这边理事会的一个人和他们签了一张协议,我家果园少了一半,隔壁果园少了一大半。那种协议我看过,上面有镇国土局的章和签字,就这样,我的果园少了一半,有人说是因为那个签字的人得了钱,谁也不知道真假。在农村,有些事是没办法的,像这次,就是因为他们那个姓氏人多势大,而我们这边姓氏更弱,还可能有卖国贼。

匿名回答于2019-06-01 21:59:57


感谢悟空老师,村民之间发生争分,基本上都通过村上调解委员出面说和,根据情况,让双方都坐下来各舒己见,最后由调解委员作证双方握手言和,没必要走司法程序,乡里乡亲的,互相邦助和包容,争当五好村民!

匿名回答于2019-06-01 22:11:00


1、依据法律和社会公德进行调解。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是调解民间纠纷的基本依据村民之间发生纠纷,对谁是谁非的问题,当事人和每一个村民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判断标准,村民委员会在调解时,必须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为标准,看谁的行为符合法律的规定,谁的行为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并根据法律的规定提出处理意见,促使当事人根据法律和政策的规定达成协议。

    如果没有法律规定,可以根据当地普遍认可的社会公德进行调解。依法调解,要求防止违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进行调解。在实践中,经常出现调解结果直接违背法律规定的情况,如已经构成犯罪的刑事案件,通过调解促使当事人私了,这样的作法就是错误的。

  依法调解,对于调解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要搞好调解工作,调解人员就必须不断学习和领会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政策的规定,要不断提高法律意识,提高依法调解的能力。2、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调解作为解决民间纠纷的重要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本身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也不是解决纠纷的惟一和必经的方式,因此必须坚持自愿的原则。  在调解过程中,应当强调当事人身份的平等性,不可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

  村民委员会的成员本身也是村民,与发生纠纷的当事人生活在一个村子里,甚至可能与一方当事人之间还会有亲属关系,因此,必须特别注意在当事人之间平等地进行调解,更不能因偏袒一方而压制另一方。调解应当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通过充分说理、耐心疏导的方式帮助当事人消除隔阂、相互谅解、达成协议。

    如果有一方当事人思想不通、双方意见不一致,不可勉强达成协议,否则很容易出现反复。3、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调解是处理民间纠纷的一种方式,但不是惟一的方式。调解要求当事人之间最终能够相互谅解并达成协议。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之间意见始终不一致,很难达成协议,就不能坚持以调解方式处理,而应当允许当事人通过诉讼方式解决。  当事人如果不愿意进行调解的,村民委员会也不能阻止当事人向法院起诉。

  以没有经过调解而不允许当事人向法院起诉的行为,是对村民诉讼权利的侵犯。


匿名回答于2019-06-01 23:14:47


头条的朋友们大家好!既然进来就别离开,泰山有话说!村民发生纠纷该如何解决?相信大家对这一问题都特别的热议,众说纷纭,你有你的观点,他有他的看法,具体该怎么解决好呢?听我给你唠。

民间都好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近门,想必大家都知道意思是说远水救不了近火,有什么事呢还是左邻右舍互相帮助,帮忙,还是比远亲更为好一些,因此我们要重视与邻关系,不能因为一些鸡毛蒜皮小事铭记于心耿耿于怀。与邻居相处时间久了,就难免会发生一些摩擦,一些纠纷,争吵,这是大家在生活中最为长见的事情。我举例说明村民发生纠纷大多为建房土地纠纷,孩童在一起玩耍引起的争吵,还有就是些平时说话没有分寸引起的邻舍不和,当然还有其他因素,我在此就不一一道来了。回归今天的重点,与邻发生纠纷该如何去化解矛盾,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经验。

以上我说到与邻友好和睦相处的重要性,和与邻发生矛盾纠纷争吵的一些事例,我个人认为与邻相处更应该心胸宽广坦荡,互利互惠,当然要懂的尊让,人都是有血性的动物,更知道好坏与谦让,人都是要礼尚往来,邻居更是如此什么事都是大家一来一往,与村民发生了纠纷,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大家坐下来一起讨论事情该怎样化解,让双方都能共赢,更不能因为一点小事而闹的鸡犬不宁,有的甚至还大打出手,搞的左邻右舍如不能共同盖天之仇似的,这样是很不好的。邻居就好比国与国一样,要共同的去维护友好双边关系,有事了就一起商议解决。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见解,望大家都能与邻和谐,和平共处。







匿名回答于2019-06-02 00:09:42


农村人发生矛盾要及时化解,不然会越来越严重,会出人命。到当地村委会调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都是本地人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各退一步海阔天空。对蛮不讲理的人,霸道的人,欺压老实人,仗势欺人,及时报警立案,以防后患!

匿名回答于2019-06-02 00:57:47


农村人都是乡里邻里的,有纠纷或者矛盾都是正常的,但每个人解决的方式都不一样。个人认为,如果只是矛盾的话,找中间人调解一下,不要把事态扩大,如果是纠纷最好找村委来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要把小怨积成大怨,不要拉拢兄弟或者儿女参与其中,社会在进步,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我们要做讲文明的人。

匿名回答于2019-06-02 07:15:04


我是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在农村的农民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最主要的矛盾源于唆使。比方说,我有一个亲身经历,前些年我在农村有一个蔬菜大棚,生产经营不错,家庭条件慢慢好转,可就有些人眼红,生怕你比他家富裕。

因为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我决定把我邻居家的土地流转过来扩建蔬菜大棚,问题来了,邻居家的这块地在78年土地改革分田到户,这地登记在张三名下,到了90年代中期,种地不赚钱,张三出去打工创业了,就给李四代种,期间也没有一个租赁、转让什么的说法。时间一长,这地变更登记到李四名下了。张三和李四都说是他的土地,你说我找谁流转,我其实很需要,我决定首先找张三谈,口头答应给我,再找李四谈,同意流转给我,嘿!一晚上的时间,有人施法了(唆使),张三不流转给我了,怎么办呢,还是找他沟通,我说你的诉求点是什么,他说青苗补偿会越来越多,现在不流转。我给他分析,我说,现在这块土地登记在李四名下,就算补偿翻倍,你们俩打官司,你赢了,分一半,还是现在的补偿,输了一分没有。我说,按现在的补偿标准,我给你们俩每人一份。张三连连点头流转给你。我花了双份的钱,流转过来了我喜欢的土地。

匿名回答于2019-06-02 12:29:07


村民发生纠纷该如何解决?

首先,在农村邻里之间发生矛盾是非常正常的,往往是因为一些小事,大多数的矛盾都来自于宅基地,和土地的问题在农村住房和住房之间挨得都特别的近,有的就是因为宅基地而产生了矛盾

农村人也特别为了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但是他们也是比较容易淡忘的,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大家都知道,邻里之间相处的融洽,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的舒适,如果想一想,在你的身边,住着你的仇家,这样生活起来也非常的不舒服

当邻里之间出现了纠纷的时候,可以通过村委会来进行协调,比方说,关于土地,还有宅基地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村委会来进行协调,这样很快就会解决纠纷,还有很多一些小事引起的纠纷,村民都会通过自己来进行沟通解决,因为每天都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生活在一个村里,见了面笑笑一笑说句话,即便有太多的纠纷,也都会自然而然的解决掉




匿名回答于2019-06-02 06:27:08


1、可以由双方自行通过友好协商进行处理,

首先就是相互协商调解,也有的找自己家族里面比较有威望的老人来裁决。如果不是牵涉到很大利益的纠纷,一般的通过家庭内的和解都能解决,毕竟都是自家人也比较好说话。毕竟,在一个村子里边,低头不见抬头见,这样的和解,握手言和最好了!

2、可以通过当地村委或司法所进行调解处理,

如果第一种协商实在进行不下去,那么可以通过所在村的当地村委或者司法所还进行调解处理。村干部一般对村里各农民家里的情况也都比较了解,处理村民之间的矛盾也很有经验,因此在农村调解纠纷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可以到当地所在乡镇的司法所进行调解,让懂司法的同志们给你们讲一讲,司法所对基层劳动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的解决有这非常重要的作用!

3、通过法院诉讼的方式来解决,如果说第二种方案也解决不了的话,那么只有通过当地所在县区的法院来进行起诉,让法院进行判决,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最后一步通过法院来解决。

匿名回答于2019-06-01 11:26:55


一个村的村民之间发生了纠纷矛盾怎么办呢?

首先啊,有句俗语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况且现在有的村子里啊,大部分都是一个家族或者都是有点沾亲带故的,所以啊,这个村里面的人啊大部分都是有点亲戚关系的。再一个,这个村子里边发生纠纷矛盾啊,一般都是一些比较小的鸡毛蒜皮的事情,有没什么大的恩怨仇恨,都是一些家长里短的琐碎之事。

所以说,基于以上这两点,村民没发生纠纷矛盾之后,应该以调解为主:

1、可以由双方自行通过友好协商进行处理,

首先就是相互协商调解,也有的找自己家族里面比较有威望的老人来裁决。如果不是牵涉到很大利益的纠纷,一般的通过家庭内的和解都能解决,毕竟都是自家人也比较好说话。毕竟,在一个村子里边,低头不见抬头见,这样的和解,握手言和最好了!

2、可以通过当地村委或司法所进行调解处理,

如果第一种协商实在进行不下去,那么可以通过所在村的当地村委或者司法所还进行调解处理。村干部一般对村里各农民家里的情况也都比较了解,处理村民之间的矛盾也很有经验,因此在农村调解纠纷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可以到当地所在乡镇的司法所进行调解,让懂司法的同志们给你们讲一讲,司法所对基层劳动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的解决有这非常重要的作用!

3、通过法院诉讼的方式来解决,如果说第二种方案也解决不了的话,那么只有通过当地所在县区的法院来进行起诉,让法院进行判决,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最后一步通过法院来解决。

但是我希望不管是通过以上哪一种方式进行调节解决,即便是通过法院的判决,让你们心服口服以后啊,到最后也必须握手言和,不要变成说仇人啊或者什么样,因为毕竟都是一个村的,低头不见抬头见。矛盾解决好以后啊,还是一个村的村民,还是一个村的朋友!







匿名回答于2019-06-01 09:44:31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