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话,最好建议是可以好好的跟孩子沟通沟通,这样的话,孩子心里也不会有那么多的负担,慢慢的就过来了,如果你要是一味的和他争吵的话,那是没有任何办法
匿名回答于2021-10-01 23:30:27
5好奇、好胜、片面的虚荣心理6。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满心理。
7 不成熟的恋爱心理 8性神秘和性冲动心理 9贬低自己的自卑心理 10是非曲直的模糊心理 。家长可以根据这些表现来采取有效的措施,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是一个很敏感的成长阶段,青少年朋友应该注意调节和平衡这一时期的许多心理误区. 我们应加强自身的社会文化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如果自己有什么不良心理,发现后就应该拿出勇气和毅力来克服和摆脱,力求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匿名回答于2021-10-01 23:35:30
2. 厌学、逃学,甚至离家出走,寻找“安静的乐土”。受社会上一些“读书无用论”和本科生找不到工作等负面信息的影响,一些学困生,课堂上听不懂、课下又不愿意主动学习,再加上老师的冷漠和忽视,以及家长的简单粗暴,导致他们更加厌学,旷课、逃课,寻找逃避场所,便成了学困生的家常便饭。
3. 盲目自负与自卑,情绪波动较大。伴随青春期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他们对自我评价过高,经常夸大自己的能力和优点,盲目自信,甚至会居高自傲、盛气凌人,严重者发展为自负。经历挫折和打击后,又盲目自卑,一蹶不振,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知与客观评价。
4. 讨厌家长的说教,指东往西。伴随初中生成人感的增强,渴望摆脱家庭的束缚,不希望家长把他们当作孩子来看,喜欢跟家长对着干,“你指东,我偏往西”,精神分析理论将这段时期称为“仇亲期”,大概要持续2-3年左右。
5. 不服从老师的管教,课堂上以“悖逆”老师为荣。有些初中生以不服从老师的管教为荣,课堂上回答问题喜欢答非所问,喜欢狡辩,不尊重或者顶撞老师,以显示自己的“厉害”。另外,还有一种人格型逆反,由于性格异常或心理疾病。容易出现执拗、怪僻、暴燥、易冲动的现象,稍不随意,就以吵闹、打骂等方式对抗老师、父母或同学。这种人格型逆反要与普通的叛逆心理区别对待。
匿名回答于2021-10-01 23:35:57
第一,他不会再老实听话,对家长的话不予理睬,表现的我行我素,我是大人了,凭什么还来管我。
第二,不爱学习,玩的心里占据学习心里。
第三,爱和社会上无业人员交往,想混社会,对于家里的管教不理不睬,就想是社会人。
匿名回答于2021-10-01 23:39:00
家长越唠叨叛逆期的孩子越不顺从,甚至会故意的走向相反的极端来对抗家长。
这就要求我们做家长的改变自己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 , 平等的走进他们的内心。
匿名回答于2021-10-01 23:44:29
笫二,不爱学习了,喜欢打扮了,喜欢奇装异服,总是以自我为自心,说是特立独行。
第三喜欢和社会上的人交往,不喜欢呆在家里和学 校,总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采,想去闯荡一番。
匿名回答于2021-10-01 23:47:50
一、你越是让他干啥,他越是不干。
二、喜欢独处,不与家长交流。
三、不希望家长说他,注意他,觉得你管的太多,很反感。
四、不让家长进入他的房间,开始有自己的小秘密。
5、认为自己可以做好一切,不想让家长多管,你越是管他越是故意做不好,有时候还要挟家长。
匿名回答于2021-10-02 00: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