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湾文化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城东北45公里处的五营乡邵店村东。大地湾是一处距今8000年-4800年的史前遗址。大地湾文化是华夏族先民在黄河流域创造的古老文明,是仰韶文化的来源之一。其在原始建筑、艺术、农业起源、文字和宗教等多方面,均是中华文明悠久、博大和先进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文明火花的最初闪现,故而被称之为"大地湾文化"。
裴李岗文化以1977年起发掘的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遗址为代表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河南中部,豫北、豫南也有发现。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制作精致。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粗红陶为主,均为手制,有少量磨光或饰以篦点纹,典型的器形是三足钵和半月形双耳壶。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饲养猪、狗等家畜,并以采集渔猎为辅。裴李岗文化可能是仰韶文化的先驱。
磁山文化因首在河北省邯郸市武安磁山发现而得名,是仰韶文化的源头之一,也就是华夏族的源头之一。磁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陶盂及陶支架、石磨盘及磨棒。磁山被誉为是世界上粮食粟、家鸡和中原核桃最早发现地。
后李文化因首次发掘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后李文化遗址而得名。遗迹主要有房址、壕沟、灰坑和墓葬等。房址均为半地穴式。陶器以红褐陶为主,红、灰褐、黑褐、青灰褐陶次之。
北方地区主要有兴隆洼文化遗址。兴隆洼文化分布于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因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原敖汉旗宝国吐乡(现兴隆洼镇)兴隆洼村而得名。出土陶器均为夹砂陶,深筒直腹罐和钵为其典型器物,并有玉玦、玉斧、玉锛等玉器出土。
长江流域主要有彭头山、皂市下层、城背溪、跨湖桥文化遗址等。
彭头山文化位于湖南省澧县澧阳平原中部,因彭头山遗址而闻名。彭头山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痕迹——稻壳与谷粒。
皂市下层文化因湖南省石门县皂市遗址下层遗存而得名,主要分布于洞庭湖周围,包括湘、资、沅、澧四水的中下游地区。陶器以夹炭陶为主,另有夹砂陶、泥质红陶、泥质黑陶、白衣陶和白陶。陶器多为圆底器、圈足器和平底器,不见三足器。器形有高领罐、圈足盘、亚腰双耳釜,以及盆、钵、杯、器盖和器座等,其中以高领罐和圈足盘数量最多。纹饰有绳纹、刻划纹、戳印纹、镂刻纹、压印纹等。石器有打制和磨制两种,打制石器分大型打制石器和细小燧石器两种,磨制石器有斧、锛、凿、网坠、石环数种。建筑为地面式,在居住面下铺垫红烧土防潮。经济除原始的稻作农业外,也从事渔猎和采集。
城背溪文化城背溪文化因最先发现于湖北宜都城背溪遗址而得名。城背溪文化的陶器器类比较简单,呈现出一种原始、古朴之风。石器以打制为主,局部采用磨制方法,一般就地取材于遗址附近河漫滩上的鹅卵石。骨器有骨针、骨锥、骨铲、骨片等,在城背溪文化中我们发现了大量的稻作遗存。
跨湖桥文化以浙江杭州市萧山区跨湖桥遗址发掘而命名。跨湖桥文化遗址以釜、钵、圈足盘、罐为代表的陶器出名。跨湖桥文化共创造了“十个之最”,除了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之外,还包括世界上最早的漆弓、我国最早的“草药罐”、我国最早的慢轮制陶技术、我国最早的水平踞织机、我国最早的甑、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栽培稻、江南地区最早的席状编织物、南中国地区最早的彩陶、南中国地区最早的家猪。
华南地区主要有定蛳山文化。顶蛳山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邕宁区蒲庙镇新新村九碗坡地(现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会址内 ) ,是最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之一。
匿名回答于2021-04-19 02:47:50
长江流域长江上游:巫山大溪文化遗址、新繁水观音遗址
长江中游: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江西清江的吴城遗址是、江西新干商代遗址、炭河里遗址、彭头山文化、玉蟾岩遗址、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
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马家洪文化和良渚文化、田螺山遗址
匿名回答于2021-04-19 02: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