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四次考古发掘体现出“六宗最”
记者了解到,作为江淮之间新时期代表性遗址——龙虬庄遗址发现于上世纪70年代,1993年至1996年,南京博物院联合扬州博物馆以及高邮市文广新局进行了四次发掘,清理出4座房址、402座墓葬、2000多件精美的骨角器。四次考古发掘出土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体现出了六个“之最”。
1、龙虬庄遗址出土的陶片记录了我国最早的文字,比甲骨文年代久远上千年。
2、龙虬庄遗址“镇馆之宝”——角镐。角镐的出现,表明当时人类已经开始使用工具进行种植、采挖农作物,也更进一步丰富了龙虬庄遗址的古代稻作文化,标志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3、1994年遗址在进行第三次发掘时,考古专家在4个新石器时代层中发现了大量的碳化稻米,这是首次发现的我国史前栽培稻的发展序列,它反映了距今7000-5000年江淮东部稻作农业的发展。
匿名回答于2021-05-18 0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