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为别墅区,有“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美誉。解放前,青岛八大关是官僚资本家的别墅区。解放后,人民政府对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进行了全面修缮。
1992年,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评为中国最美五大城区之一。2009年,入选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少数建于德国统治时期(1897年-1914年),绝大部分兴建于20世纪30年代。
1931年至1937年,沈鸿烈在青岛期间,将荣成路以东,北到湛山大路、南到太平湾的近千亩区域规划为“荣成路东特别规定建筑地”。要求建筑密度必须在50%以下,保护绿地,以及必须采用透空围墙等等。这一地区修筑了大约10条道路,均以中国古代军事关隘命名,包括纵向连接香港西路的紫荆关路、宁武关路和韶关路,以及横向交织的武胜关路、嘉峪关路、函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居庸关路和山海关路,俗称为“八大关”。
匿名回答于2022-01-16 21:5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