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东北和山海关的区别?

山海关就是东北和华北的分界线,出了山海关就是东北

匿名回答于2021-02-18 02:08:04


东北和山海关的关系是出了山海关就到东北了,所以北方和东北是以山海关为界

匿名回答于2021-02-18 02:08:47


山海关是华北与东北的分割线,以山海关为线,北为关外,南为关里。

匿名回答于2021-04-14 08:35:39


关内关外,东北是关外,山海关是关内

匿名回答于2021-04-16 02:24:42


山海关以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三省,也就是关外、是老工业基地、土地辽阔,地广人稀,气候寒冷,山海关以南也就是关里,属于华北平原,气候比较温暖。

匿名回答于2021-04-16 02:36:20


古代东北指哪些地方?山海关是如何把东北和华北分割开来的?

今天我们提到东北,基本上就是指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这三个省,在改革开放以前,东三省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省份。历史上,东北是指一个很大的区域,并不是单指这三个省,据查证“东北”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职方氏》。山海关的出现才第一次真正划清了东北区域,将它和华北分割了开来。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东北在古代是如何划分形成的,感兴趣的话就来一起看看吧。

古代东北指哪些地方?山海关是如何把东北和华北分割开来的?

明代的山海关:关东(东北)区域概念的形成

近现代历史上,东北地区有一个名字可谓是人人皆知,就是“关东”。这一称谓出现在明代,直到当代仍在民间盛行。所谓的“关东”,就是指耸立于河北与辽宁交界处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以东的地方,包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四盟市等,泛称东北。而以山海关为限隔,则有关里(内)、关外之别称。

东北(关东)这一区域概念的形成,形成一具有特色的区域文化,是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演变,与长城特别是与山海关的修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早在战国时期,地处北方的燕国,为防御“东胡”内侵,始筑长城。当时,还有赵国也出于同样的目的,兴修维护自身安全的长城。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防御北方强敌匈奴的不断内侵,集燕、赵等国之大成,将各段长城连成万余里,辽东处长城以内,自无里外之分。

明朝统一全国后,先后遇到两大劲敌,对它构成了严重威胁:北方的蒙古和女真。明初修长城,主要是为防蒙古而设的防线。后期加修加固辽东长城是以防女真人为目的的。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徐达率部创建关城(今山海关)。山海关与一般建城的不同之处,就是把一座城同万里长城连为一体。关城背依雄峻的燕山山脉,临万顷碧波的渤海,所谓“襟连沧海枕青山”,山海关之名,即源出此义。

明朝山海关的建成对东北区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山海关恰好处于河西廊的咽喉之地,它像一把大锁,牢牢地锁住了从东北进入华北的陆路通道。在军事技术与交通工具不发达的三代,它的确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雄关。后来事实完全证明了这座雄关的巨大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后金在辽西徘徊了20多年,整整两代人都无法打破这座雄关的防御,只能望关兴叹,驻足却步,几度临关又几度无功而返。难怪古人称它:“两京锁

匿名回答于2021-04-16 04:51:46


东北是地区的统称,山海关是河北省的一座城市 。

东北位于我国的东北方 ,人们习惯把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称作东北三省。是作为一个地区的统称 。山海关是河北省的一座城市, 它是由秦皇岛市所管辖的 ,是河北省和辽宁省的交界处 ,山海关这座城市就是由著名的山海关而得名 。

匿名回答于2021-08-11 21:06:50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