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人以前的智人是从哪里来的呢?当亚洲西部发现年代很早的现代人化石时,有些人便主张现代人始于西亚;以后在非洲南部发现有年代更早的现代人化石时,便由西亚改为南非。
概括来说,有两种对立的假说。一种假说是,由某一地区出现得最早的现代人,散布到各地,代替了当地原来的人而成为现代各人种;这是单一地区起源说。另一种假说是本地区的现代人是由本地区的早期智人以至直立人连续进化而来,各地区之间有基因交流;这是多地区起源说。
现代人起源的两种假说,是过去少数古人类学家在争论中提出来的,一般认为能够为这两种假设物证的有关资料很少,很难得出肯定的结论,不必多费时间争论。
1987年,情况突然改变了。事情缘于美国的分子遗传学家卡恩和斯通金在这一年发表文章,公布他们对实体进行研究的结论。他们选择了其祖先来自非洲、欧洲、中东和亚洲的妇女以及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土著妇女总共147人,利用她们生产婴儿时的胎盘,分析了胎盘细胞内的线粒体的脱氧核糖核酸(DNA)。
线粒体在细胞核外,产生维持细胞生活的几乎全部能量。线粒体的DNA与婴儿细胞核内的、决定大部分身体形状的基因上的DNA不同。首先,线粒体的DNA只由母体遗传;它不像细胞核里的DNA是双亲基因的混合,由双亲遗传。原因是精子的线粒体都在尾部,受精时只有精子的头部进入卵子。精子尾部既然不进入受精卵,其所带的线粒体DNA便都消失了。
根据线粒体DNA的这种特点,便可由此追踪她们的遗传关系和谱系。例如,研究某人细胞核DNA的某一特殊的基因,向上追溯5代,可能有32个祖先提供了这个基因,而线粒体DNA则只有一个祖先提供了这个由母体而来的基因。
知识点线粒体
线粒体又叫粒线体,是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真菌和原生生物)细胞中的细胞器。线粒体由两层膜包被,外膜平滑,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两层膜之间有腔,线粒体中央是基质。
线粒体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场所,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和形成ATP(中文名称为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又叫三磷酸腺苷)的主要场所,有细胞“动力工厂”之称。另外,线粒体DNA演变的速度比细胞核DNA快5~10倍,因而在同一时期内,它能积累多得多的变化;变化多则易于区别和测量。由于线粒体DNA只有由亲体之一的母体而来,因而它显示出的差别不是由于基因的重新组合,而是由于基因的突变。
他们发现不同类型的线粒体DNA,有些互相接近,有些则差别较大。由此作了一个系统树表示其相互关系,结果是该树来自单一的共同祖先,但很快分为两支。一支的线粒体DNA都是从非洲祖先来的个体;另一支则来自非洲、亚洲、澳洲、高加索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祖先,这种类型最简单的解释是其共同祖先来自非洲。根据已知的线粒体DNA突变的速度,计算其年代为距今14万~29万年,平均为20万年。
他们由此得出结论:所有婴儿的线粒体DNA向前追踪,最后追到大约在20万年(14万~29万年的平均数)前生活在非洲的一个妇女,这个妇女是现今全世界上一切人的祖先;大约在13万年(9万~18万年的平均数)前,她的一群后裔离开非洲家乡,分散到世界各地,代替了当地的土著居民,最后在全球定居下来。但新近的研究表明,实际年代要比卡恩、斯通金两人得出的年代要长得多。
这个理论提出后,立即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无数次的会议,大量的出版物,都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争论,甚至提出完全相反的论点。
卡恩、斯通金的“夏娃”理论提出后,遗传学家在尝试着寻找“亚当”。美、英、法等国的研究者已开始在观察Y染色体,它只通过男方传递。由于Y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部分DNA,核内的基因比线粒体内的多得多,所以工作起来是困难的。
按照多地区起源说,200万年以来,从直立人到现代智人,连续进化的趋势遍及旧大陆;有小群体的迁移,而基因交流必须严格限定在极大的地理区域中,还要在如此长的时间内维持这种地理区域的孤立状态,以致大多数群体遗传学家都认为,这简直是不现实的。
按照单一地区起源说,现代的各人种是较晚的时期由非洲进化而来的,各地以前的人群,被以后非洲来的人群所取代,那么现代各人群都应共同具有某些非洲人的特征了,可是直到现在,对此还是不能确定。
按照单一地区起源说,现代人与早期智人之间应该有遗传混合,有些人会具有很不同于现代人的线粒体DNA,显示其古老的起源。可是,检验过来自世界各地四千多现代人所有线粒体DNA类型的起源,都在较近的年代,没有发现古老的线粒体DNA。这种结果意味着现代的新来者完全取代了古老的人群。这个过程于10多万年前开始于非洲,然后在以后年代里散布到欧亚大陆。
现代人以前的人被现代人大部分甚至完全取代,取代是怎样发生的?要是真的被取代了,那么现代人以前的人后来是怎样消失得无踪无影的呢?按照人类生存的逻辑,这样彻底的消失,可能发生吗?这是难以回答的问题。
两种假说都有难以解释的困难,有待未来的研究工作来解决。
匿名回答于2021-08-28 20: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