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过犹不及。释义: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他的同学子张和子夏哪个更贤明一些。
孔子说子张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子夏则常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
子贡又问,子张能超过是不是好一些?
孔子回答说超过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词性:中性过:超过;及:赶上;反义词:过犹不及近义词:有过之而无不及有过之,无不及词性:中性词用法:复句式;作宾语;用于人、事物的比较例子:清·平步青《霞外捃屑·格言·刻稿娶小》:“刻一册稿,娶一个小,则甬东风气,较明末有过之无不及。”英文翻译:going too far is as bad as not going far enough; beyond is as wrong as falling short; too much is as bad as too little; excess is just as bad as deficiency。
匿名回答于2019-07-03 02:29:37
有过之而不及出自《论语》。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匿名回答于2022-02-10 20:27:09
喝能力非常的出众,而是她的能力可能远远的超过了这个人,并没有达不到这种状态,可能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我将通过对自己自信的一种状态来表明自己是有能力的,所以有过之而无不及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是对自己自信的一种程度 。
匿名回答于2022-07-07 07: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