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叔同词曲兼擅,但传记作者陈星先生却考证出此曲并非词人的自度曲,而是借用了一首美国通俗歌曲的曲调,歌词也参考了一首日本歌曲——也有论者以为词意浓缩了《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的意境。然而两首歌曲在美国和日本可能早已湮灭于历史的大海,但这首借鸡生蛋的歌曲却在中国获得了长久以至永远的生命。“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如此凄迷阴柔、词浅意深但哀而不伤的词句,配以相当中国化的舒缓旋律,就很难不成为中国的名曲——尤其是在新旧交替、道术灭裂的二十世纪。这首歌已经成了新的“阳关三叠”,“四千余年古国古”的二十世纪中国人,已经用这首歌“送别”了太多的东西。”
长亭外是一片苍茫的古道,两旁长满了茂密的芳草,碧绿芳草一直连接到天边。这是李叔同“送别歌”的前三句,曲调极为优美动听,歌词也是人所共知。这三句词描写长亭送别的景色,借连天的芳草,衬托出离情的绵延深长。
匿名回答于2020-02-26 13:35:00
“长亭”的含义:
“长亭”是古代设在路边供人休歇的厅舍,在中国古典诗词里成为陆上送别之所。秦汉时期在乡村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并设有亭长。亭主要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后来也成为人们郊游驻足和分别相送之地。特别是经过文人的诗词吟咏,“十里长亭”逐渐演变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匿名回答于2021-12-25 03:12:18